注册登录
首页-每月推荐-默认分类 >> 回到布达拉宫

回到布达拉宫

文: 乾罡  | 图:马未啸
•壁画《照镜子》位于白宫东大殿东壁,剔出神话色彩外,故事所反映的真实性历来也有争议,有代表性的不同看法是:金城公主嫁给藏王的时候年约20,而藏王比她小,仅15岁,此一说支持金城公主对藏王赤德祖赞具有较大影响力因而能够推行佛教。另外,东大殿内的壁画《猴子变人》讲的是藏族起源,文物价值极高,这个藏族妇孺皆知的题材另一著名作品见于大昭寺主殿门楣雕刻。 •壁画《宴前认舅》位于罗布林卡新宫。新宫小经堂也有《猴子变人》壁画。 •释迦牟尼12 岁等身金像堪称国宝中的极品,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印度工匠之神毕契噶麻之手,后为天竺王室赠与中国,南北朝时供于白马寺,为唐所得。金城公主之后,吐蕃发生了两次反佛运动,大昭寺被改成屠宰场,此佛像被拉出寺庙掩埋。直到11世纪它才得以出土,重回大昭寺。此后,这尊佛像成为大昭寺的主佛,被称为“至尊怙主”。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的《兵车行》写的就是他当时所见赤松德赞发动的战争给唐朝造成的惨景,唐蕃和好后,赤松德赞在西藏进一步发展佛教,成为最杰出的藏王和“法王”,在红宫上师殿享供雕像。上师殿就是专供历代著名上师、藏王和贤哲的殿堂。达扎路恭是领军攻陷长安的蕃将,布达拉宫前公路南侧黄围墙小院内,有一座当时给他立的纪念碑,保存完好,是唐蕃时期重要历史见证。 •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立于公元823年,又称甥舅和盟碑,因为自从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赤德祖赞娶金城公主以后,历代藏王对唐皇行子婿之礼,以甥舅关系相称,碑两面分别由藏汉两种文字镌刻,藏文有“承崇甥舅之好”之云。 9世纪中叶,如日中天的佛教几乎同时在唐、蕃两地遭受了本土宗教和贵族阶层的酷烈打压。藏王朗达玛的灭佛规模之大虽远不及唐武宗,后效却格外彻底而绵长,在他死后的近百年里,大多数藏族人对佛教的认识仅限于僧人这个名词。当佛光再度普照青藏高原、高深的修行者们背靠红山宫殿的断柱残垣现身说法的时候,整个西藏文明开始孕育她最具特色的关键词:藏传佛教。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那年,在西藏有一位叫做赤热巴巾的虔诚的佛教信徒做了吐蕃之王。令人吃惊的是:他一边当着藏王,一边竟出家为僧,让僧人从自己的头巾上走过,以类似种种佞佛之举,将僧人抬到过高的社会地位;他还下令赐给寺院大量土地、牧场和牲畜,而每名僧人得有七户属民全职供养,严重侵害了奴隶主阶层利益;他甚至规定,谁瞪一眼僧人,则抉其目,谁指点一下僧人,即剁其指,以至从贵族大臣到平民奴隶都对他和僧众怀抱极端反感和憎恨。于是吐蕃贵族尤其是信奉苯教的大臣们用离间计将他的亲信逐个弄死,最终将他也除掉了。朗达玛在亲手操作了这件阴谋之后被苯教贵族大臣们推上了藏王宝座。 作为回报,朗达玛疯狂破坏所有寺庙,大昭寺被泥封,小昭寺改牛圈,壁画被铲除,佛像被扔进河里,文成公主带来的至尊像被深埋,僧人们也被屠杀、流放或沦为差役,大量珍贵佛经被焚毁,只有少部分被信众和流亡僧人保藏。自此,佛教在西藏进入百年沉寂。后人将松赞干布到朗达玛灭佛前这三百年称为西藏佛教“前弘期”。 天道好还,朗达玛没过几年就被僧人射杀,他的两个儿子又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内战,最后导致西藏全境的农奴暴动,吐蕃王朝覆灭,本已残败的红山宫殿也因此彻底毁于兵燹。 约从北宋开始,西藏佛教经过与苯教的长期争斗与糅合之后得以逐步复苏,史称“后弘期”,但此时的佛教在形式与内容上与前弘期有了诸多不同,博学多识的孟加拉高僧阿底峡、后弘始祖贡巴饶赛、噶当派始祖仲敦巴,以及令藏族信众如雷贯耳的玛尔巴、米拉日巴、贡嘎宁布、八思巴、宗喀巴等各教派宗师共同创建了文化特色极为鲜明的“藏传佛教”。 宗师们以非凡智慧获得了崇高的社会地位和深远的社会影响,例如八思巴在忽必烈主持的佛道辩论会上获胜而成为首任元代帝师,并在前藏首度建立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完结自朗达玛灭佛后400年的分裂与战乱,甚至还为元朝和蒙古族创造了新的蒙古文字。 到十五世纪中叶,藏传佛教相继发展出20多个教派和支系,主要有宁玛、噶当、萨迦、噶举、格鲁五大教派。其中,最晚形成的格鲁派(因该派喇嘛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以其严明的戒律、深邃系统的修持次第后来居上,成为迄今最大的教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在他晚年的时候,众多才俊皆投拜门下,其中就有两位我们不可不知的弟子:克珠杰、根敦主巴,前者是一世班禅,后者是一世达赖喇嘛。
4 of 5

同期杂志的其他文章

2006年1月号
滇越铁路,穿越百年

晚上9点,蒙自的街头已是行人稀疏,哥胪士洋行里最后的炊烟袅袅升起。昔日老洋房翻新而建的饭馆里,没有蒙...

舞步中的悉尼

我最喜爱的一张照片是1970年代拍摄的,那时我还小,家住墨尔本,每年跟随家人去北部“朝圣”。照片是途中拍...

灵修

破晓时分,我一丝不挂地站在芦野石(那须岳地区特有的一种矿石)平台上,心中暗暗祷告本州岛的北部此刻不要...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滇越铁路,穿越百年

晚上9点,蒙自的街头已是行人稀疏,哥胪士洋行里最后的炊烟袅袅升起。昔日老洋房翻新而建的饭馆里,没有蒙...

南京,容器中民国记忆的复苏

在落叶飞旋的林荫大道上,X曾以自嘲的口吻谈论他早年的理想:在明城墙内原样保留十朝之末民国都城的面貌,...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
关于我们 广告联系 订阅杂志 我要投搞 隐私政策
COPYRIGHT© 2005-2023 《漫旅 TRAVEL + LEISURE 》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021-33313788
美国版 亚洲版 沪ICP备1800194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