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龙过江
作为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华人众多的多伦多正如其那支在NBA崭露头角的球队一样,悄悄开始以新的姿态拥抱世界。劳尔·巴雷内切(Raul Bareneche)观察这一变动中的文化景观。图/弗朗西丝·朱利安兹(Frances Juriansz)、编译/Relemont
在 多伦多过去10年的发展历程里,你可以挑出三个(幸运和不幸的)事件来解释这座友好但并不激动人心的省会城市如何成为今日的热门目的地。首先,在1997 年,该城的领导人直白地问选民:“你们是否支持将多伦多市及大多伦多地区的其他现有城镇合并成一个大都会?”包括郊区居民在内,人们的回答清晰响亮:不。 这一回答凸显出多伦多人对他们社区的依恋。两年之后,安大略省政府设立了安大略超级建设公司(Ontario SuperBuild),协调公共和私人的基础设施投资,此举似乎表明至少部分人了解大都会与“城市”的区别。就在资金开始注入一些令人感兴趣的新开发项 目后不久,第三个事件发生了:2003年SARS风暴。接踵而至的恐慌和逃离重创了多伦多的酒店与餐饮业,使加拿大经济蒙受约20亿美元的损失。随着危机 骤然消散,重塑城市、招回游客的大规模运动登场了。
一个微风习习的下午,我坐在市中心一家颇受权势阶层欢迎的餐馆外,享用味美的烤章鱼、鱿 鱼和一杯爽口的雷司令。邻桌有一位打扮花俏的银行家,穿着高跟鞋,一只Gucci手提包挂在椅背上,正和她穿着条纹西服的情郎聊着接下来去意大利旅游之 事。这和曼哈顿中城及芝加哥市中心商业区午餐时分的景象差不多,不同的是刚才疾驰而过的运动版宝马车顶上绑着一只擦得锃亮的小划艇,外面的出租车有秩序地 排着队——没人按喇叭。这就是多伦多,树木成荫的私密街区使这座城市感觉更像是一座座小村庄融合在一起。这座占地广大的城市拥有250万人口,第一大语言 是英语,第二大语言是意大利语,第三大语言是汉语,接下来还有波兰语、他加禄语和古吉拉特语等等,不知道怎么就给人强烈的社区感——而每个人都在学习“世 界主义”的涵义。
最新开张的创意十足的餐馆和世界级酒店又开始挤满了人,早早就被预订一空。全球各地建筑师设计的新建筑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作为电影外景地的多伦多——想想看,《拳王之路》、《芝加哥》、《X战警》——正成为好莱坞的地盘。你能感受到创意能量的迸发,市民触觉的脉动。
“从 文化上说,多伦多正处青春期,”本地的企业家杰夫·斯托柏(Jeff Stober)说,“音乐、电影和设计艺术正驱使着这座城市前行,并且开始获得承认。我们还没有获得公认,但我想我们的信心在增加。” 我们喝着卡布其诺,谈话的地点在德雷克酒店(Drake Hotel),它的前身是一座监狱,坐落在皇后西街(Queen Street West)肮脏的一段路上。斯托柏把它变成了一个集艺术、设计、音乐和下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体,2004年2月开业。自从有了德雷克酒店,当地人现在把这 段街道称作“皇后西街之西”,虽然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却将其与更靠近市中心的另一段区别开来。后者长久以来没什么变化,我记得1989年第一次来多伦多 时看到街边都是音乐店和朋克服饰店,现今依然如此。
德雷克酒店在许多方面体现了正深深浸入多伦多的精神,即便它“现代”到让人感觉这种艺术 导向不过类似电视真人秀(这家酒店甚至还自有驻店艺术品管理员)。差不多德雷克酒店一开业就吸引了来自全城各处的狂放之士和寻酷一族。“它是个矛盾体:建 一家为周边地区服务的酒店,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斯托柏告诉我,“我想让他们从多伦多现在的发展中获益,但同时这也是回报社区。”
德 雷克酒店由多伦多公司“三叔”(3rd Uncle)设计,19间客房中有的被命名为“防震垫”和“洞穴”,风格张扬:花卉图案墙纸、小物件装饰以及用乙烯基窗帘或毛玻璃门隔开的浴室。在楼下, 餐厅的胶合板墙面上涂着令人头晕的罗夏墨渍图纹;休息厅内则有风格不合衬的老式椅子和皮沙发。酒店内还有生鲜酒吧、健身房、地下表演空间和屋顶的“天庭” ——一个有顶的户外露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
轻松逛科隆
古城科隆长期置身于南部邻城波恩的阴影之下,但最近崛起成为莱茵兰地区的世界化热门都市。文/克拉克·米切尔...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