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创诣-专栏 >> 一位70后的平面设计路

一位70后的平面设计路

文: 何见平  | 图:何见平、OC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

/
我是70年代出生的,一出生就面对社会竞争的各种压力。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中国,我们这代“70后”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就是刻苦学习,考上大学。当年大学录取率非常低,大学生毕业后国家“包分配”进各大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这一生算是“保了险了”,所以家家父母都期望孩子能考上大学。对孩子来说,这是巨大的压力,我自己就考了两年才考上。

当年就读的“浙江美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仅报名就有七千名学生,录取五十人。绝对得有“买六合彩的幸运”才行。我见过许多才华横溢的考生,五年、十年地耗下去,最后消失了。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今天还有谁会记起他们?他们是不是也认命于时代悲剧呢?我希望有社会学者能写写当年的考生。

入学前我学了六年书法,临的是柳公权柳体。浙美当时的书法专业,隶属国画系,每两年才招生一次,每次招生四名。我想我不会成功,就转学平面设计的一些基础课程,觉得自己突然的离开虽然是“墨分五色”,但是从单一黑色的世界,进入彩色的世界,心情愉悦极了。

对了,当时还没有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这个词,这个说法直到上世界90年代初,才刚进入中国,我们那个专业被称为“工艺美术系”。我入学那年一个班只有十二个人,我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与年龄最大的相差十一岁。

四年浙美的大学教育,把我从无知带到艺术和设计的入海口,毕业后的我其实一头雾水,面对着那片汪洋大海。当时已经在柏林留学的林家阳老师,他对我提供了出国留学和专业信息的实际帮助。我后来去德国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读的是历史系,文化史专业。课题是19世纪至20世纪90年代的东西海报艺术比较研究。去读这个文科大学的博士学位,是人生中的一个大决定。因为这个大跨度的改专业学习,在几乎六年多的时间里我完全没有任何空闲时间。我在设计工作时感触到,平面设计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我抱着补课的心态,开始这个研究课题。

今天,平面设计师在不少场合抱怨,这个社会对设计师的地位不够重视,不够尊重。我觉得很多设计师其实自己也应该承担一些责任,尊重不是单方面可以被给予。不少设计师被出钱的雇主——甲方所引导,慢慢地培养习惯性的思维,“一切客户至上”。设计浪费、设计过度的现象泛滥。更糟糕的,有时还渐渐忘记自己的正义感,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些经历让我形成对于“好设计”的看法,它应该“Originality, Revolutionary, Timeless”三位一体的概念。“Originality”,指的是设计思想和表现的原创;“Revolutionary”讲的是勇气,对历史、对理论、对经典、对先人成就的肯定基础上,不要习惯于墨守成规,不要“被思考”,要有“破”的勇气——“不破不立”。“Timeless”是审美带来的力量,审美会令这个设计作品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我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过对平面设计师职业担当的看法,在希特勒时代的德国,还有比如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约翰・哈特菲尔德(John Heartfield)用拼贴当时报纸的方式嘲讽纳粹的统治。一个社会应该多元,平面设计也应该如此,不论多少,总应有为穷人的设计,为弱者的设计。

1 of 1

同期杂志的其他文章

2012年11月刊
天幕泳池

游泳池是世界各地高档酒店的必备设施,以往诸多的酒店泳池只是为了给疲惫的游客提供一个放松和健身的场所,...

来自北欧的移动城堡

相比大师云集的地标建筑,如今一些来自北欧设计师的小作品愈发得到人们的关注,瑞典的Jagnef lt Milton建筑...

死而复生的台灯

台灯是人们最常用的生活用品之一,然而很少有人会把灯具和“生与死”这种深刻的哲学命题联想到一起。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小手感与大世界

最近家里的橱柜需要修整,原因是那些多年来积攒下的餐具,把抽屉压变了形,以至于整个底部都快脱落了。

晒上海肆——不・朽

《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德,会意字,讲的是在行...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
关于我们 广告联系 订阅杂志 我要投搞 隐私政策
COPYRIGHT© 2005-2023 《漫旅 TRAVEL + LEISURE 》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021-33313788
美国版 亚洲版 沪ICP备1800194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