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旅游攻略-自驾指南 >> 轮行荷兰

轮行荷兰

文: 阿里  | 图:阿里、北角山妖、王波

郁金香公园

距阿姆斯特丹一小时车程的Lisse拥有占地32公顷的库肯霍夫郁金香公园(Keukenhof)。我们骑上自行车,在公园周围来了个10公里骑行参观。公园外更是一幅天地,附近都是有名的郁金香田,大片大片的,颜色以艳红色为主,实在震撼。

道 路两边都有专设自行车道,以棕红色区分机动车道,每到路口,都有专设的自行车红绿灯提示。虽然机动车道并不宽,但来往的汽车都非常礼让和规矩。自行车道两 旁有许多专门针对单车的服务设施,如修理店、出租行及停车场等。在这短短的10公里骑行中,就看到了两个风格相同的“自行车吧”。有停车支架,旁边是几张 很别致的圆桌,骑车累了就在桌边休息、喝咖啡聊天,再加上周围景色闲适,要不是时间有点赶,我都想坐过去喝上一杯。

当然,在这样的特殊“关 爱”之下,骑车出行自然而然就成为荷兰人“迷恋”的交通手段和锻炼方式。就在我们骑行的过程中,对面不时飞快骑过几位身穿自行车服锻炼的骑车人,不过更多 的是一家人大人小孩齐上阵。同行的旅伴告诉我荷兰人30%以上的旅行靠骑车完成。 千奇百怪的自行车

从坐落在著名的艾瑟尔河边的小镇 Welsum出发,沿着Ijssel河边的大坝骑行,就可前往另一个幽静小镇Deventer。附近都是地势平坦的水网和乡村原野,风光迤逦,是非常理想 的骑行之路。我们一队自行车就行进在沿河而筑的大坝上,一边是运河和小湖,泛着清晨的阳光,一边是盛开黄色野花的大片绿地和灌木林,间或还有隐没在鲜花包 围中的房屋。对面不时有自行车向我们骑来,有的单车骑行,有的家长带小孩,自行车一直向内陆延伸至视线之外。与之平行朝大坝进发的,是少得可怜的偶尔呼啸 而过的汽车。

说话间,对面骑来一对夫妇,其中一辆是多用途三轮运载自行车,挂个边斗,上面坐了个可爱的荷兰小朋友。

“孩子们 喜欢坐这种自行车兜风,我女儿和她那些小朋友一起到河滩那边玩,”这对夫妇看我们很好奇,用非常流利的英文对我们说,然后指了下堤坝后的一片低地。看我们 一脸羡慕的样子,那对夫妇又给我们介绍荷兰各种自行车,“我们荷兰人很喜欢自行车旅行。产自多山的瑞士的电动自行车,还有横卧式运动自行车,以及各种各样 三轮自行车,可用来运输食品杂货或器具,还可载孩子。甚至还有一种能折叠起来放进手提箱的自行车,方便带上飞机。”

骑着白车狩猎去

森 林、草地、自行车,都是荷兰永无止境的话题,大名鼎鼎的Van Gogh国家森林公园拥有大片树林、荒地、沙堆和沼泽,还有数家博物馆、雕塑花园、城堡,当然也是自行车专属领地,为保护环境,公园禁止机动车辆进入,入 口处免费提供白色自行车,于是自行车成了这里唯一的交通工具,为此公园内还修建了专门的自行车道。这车采用倒骑刹车,想减速或停住时,只要换个方向蹬脚踏 就可以了。

我们骑行的目的地是Helene Kroller Muller(1869-1939)和她丈夫Anton Kroller(1862-1941)的狩猎城堡。城堡始建于1916年,1920年完工,曾是Muller一家的农舍,“狩猎城堡”的设计灵感来自猎人 保护神Hubertus的传说,是荷兰最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

虽然这里依然生活着众多马鹿、野猪、松貂和欧洲盘羊等野生动物,不过公园里早已禁止狩猎,它们都可以在这安享快乐生活。由于没有天敌,每年公园管理处都不得不射杀部分野猪,以维持必要的生态平衡,保护林木草地不受野猪破坏。

不一样的阿姆斯特丹

当 我们用车轮丈量完荷兰中西部绿色森林覆盖的碳负排放量区后,又不得不回到这个前几天只有“一夜之缘”的巨大的碳正排放量区阿姆斯特丹。不过令人诧异的是, 即使是来自号称自行车王国的我们,也会被眼前的景象惊呆,急忙掏出相机,记录眼前自行车田、自行车山坡、自行车垛,好像全世界自行车们都赶到这里参加峰 会,或荷兰的现代艺术随意在街头搞创作。在阿姆斯特丹的街道上,各种各样自行车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从坚固耐用、可带全家人上街的三轮小车,到前面附 带大篮子的采购车,自行车融入了荷兰人的日常生活,成为全民喜爱并积极参与的运动方式。在中央车站,人们清早骑车从四面八方到达这里,将车停在车站外,然 后搭上火车、有轨电车,重新奔赴四面八方。据统计,整个阿姆斯特丹每天有50万人踩着自行车上路,而整个市区的常住人口才只有73万。

当中国人越来越多地依赖汽车作为出行工具时,荷兰人却将目光投向了环保、简便的自行车。不少年轻人更是在这个古老的交通工具上发明创造,因为他们相信,自行车才是未来时代的交通工具。/

1 of 2

同期杂志的其他文章

2012年5月刊
致无尽童年

安东尼・圣艾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 - Exupéry,1900 - 1944),传奇的法国作家与飞行员,他开辟了多条...

竞争力设计

站在设计之内看设计,我们的讨论往往只是聚焦在设计本身,从形式到功能,从用户需求到商业路径,从个体到系...

10项设计法则

几个月之前,在上海同济大学的一处长廊,正在我发表演讲前,我接受了《创诣》杂志的采访。访问结束之后,我...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
关于我们 广告联系 订阅杂志 我要投搞 隐私政策
COPYRIGHT© 2005-2023 《漫旅 TRAVEL + LEISURE 》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021-33313788
美国版 亚洲版 沪ICP备1800194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