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旅行展望
我生态不如你生态
在最近一次旅游发布会上,我问毛里求斯副总理兼旅游休闲对外联络部部长这样一个问题:贵国明年在推动顶级度假村的建 造方面将会有什么动作?他不动声色地说,我想现在这个经济形势下,大家更想得到的是那些物有所值的——言下之意是顶级酒店你走你的独木桥,更多酒店资方认 为投多数客人所好才是生存阳关道。“生态度假村”就是很多目的地型度假村不约而同瞄准的方向,它们有时很贵,有时提供的服务却连基本的星级酒店标准都达不 到,但就连国际连锁酒店也在赶这趟潮流,丽思卡尔顿和喜达屋集团都在筹划建立自己的全新“eco-brands”。
有这样一个共识:如果不 能让游客接触到更多的自然,或者没有某种程度上的保护项目,那么根本算不上一个eco lodge或者eco resort。然而大多数度假酒店宣称走生态线路的时候会有一个不可深究的宗旨。比如马来西亚的Gayana生态度假村一边宣称给游客提供最原汁原味的海 底生物观赏,一边邀请生态学者参与他们的“海洋环境教育计划”,旨在唤起大家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这些活动的破坏面与保护面三言两语谁说得清呢,能既享 受舒适又能占据道德高地是多么难呀!
还有次我采访南昆山十字水生态度假村的设计师、国际生态协会(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 )最长会龄的会员Hitesh Mehta,他给准备去“生态游”或住生态度假村的人们一些建议:1、做足功课。知道自己将要去哪玩,了解当地的自然、人以及政治,了解禁忌。2、尊重当 地文化和自然。要好奇,多问问题,千万别成天待在酒店里闭门不出。3、在旅行结束后,记录此行你学到了什么和环保相关的知识,比如如何循环使用、减少排放 等。“从游客那里赚来的一部分钱必须用在保护当地环境上;必须雇佣一部分当地劳动力;生态旅馆必须提供给旅游者和当地文化、生态互动的活动。”这是他在自 己编著的一本叫《International Ecolodge Guidelines》的书上提出的观点。
在他眼里,亚洲能够达到 “生态度假村”标准的,除了“十字水”还有蒙古的Nomadic Journeys Gers、印度的Coconut Lagoon和Nihiwatu Resort、马来西亚Sukau Rainforest Lodge、越南的Evason Hideaway Ana Mandra等。“不多,远远不够。”他同时作为一个建筑学家、环保斗士表达了失望。
生态度假村的分布极不均匀,在Eco Hotels and Lodge Collection的网页上,非洲、中美洲以及加勒比地区占了绝大比例,中东只有2家,偌大的亚洲也只有22家。哥斯达黎加和南非作为野外活动多、自然 环境独一无二的国家,生态度假村的数量和种类也最多,于是不难理解一个在南非长大后来上海从事媒体的小伙,企图在周边寻找和自然亲近的度假地,结果失望之 极索性自己租农民房子装修成一个Weekend Resort了(见本刊2008年6月刊文《山居新潮》)。文/小拖
一些有关生态度假村的网页
www.ecotourism.org
www.ecohotelsandlodgecollection.com
www.infohub.com/Lodgings/eco_lodge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