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编辑的生活与酒店扎堆开业的时代
酒店编辑是什么?我们绝对不仅仅当试睡员(如果你这么喊我,我决计瞪白了眼珠子给你看),世界上的床再多,我也没兴趣做豌豆公主,在那方寸之地耗费大好生命。虽然大部分时候我们都不得不如此,比如,总有一天在酒店待着闭门不出,比如,总没有什么机会到酒店之外的社会餐厅吃饭,比如,酒店住到像我这样成精之后,甚至感觉比家更熟悉更牢靠,这样的情况称不上悲哀,只是五味夹杂,这样的漂泊也是一种漂泊么?
当然幸好大部分时候我们都能自得其乐,酒店虽然小,但包罗万象,美食、健康、设计、艺术,更重要的是生活,这里的时间流动得很缓慢,好像一个慢慢老去的站台,在这样的站台一站站停过去的我们,时间也似乎忘记了给我们足够的警告。我们生活在另一个世界,永远在旅途,没有终点,特别在 如今的中国,在这个酒店扎堆开业的时代,这或许,也是一种使命。
10月17-18日 天津丽思卡尔顿酒店
下午的飞机飞天津,这两天的行程实际只有一天,这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开业,我参加的并不多,大部分酒店开业都是静悄悄的,低调一向是这个行业推崇的姿态,除非品牌本身就有高调的特性,又或者具有某种标志性意义(广州W),又或者本身早获得了足够的期待,非要宣告一番不可,比如这家。据我所知,他们在上海拜会媒体已有两次,拿出来的照片和效果 图美不胜收,天津酒店如今又是一个接着一个开,大势如此,也容不得低调。
虽然幸运地没有延误,但到了天津天也已经黑了,从上海过去的媒体只有两家,这个圈子不大,因此都是熟悉的朋友,好在不会无聊,大部分媒体会在第二天开业当天到,这时候到的已经不少。到房间放下行李换好衣服便依照行程去了酒吧,在黑黢黢的酒吧角落看到不少熟悉的北京同僚以及端着各种小食的服务生,香槟、调酒请任选,从大阪丽思卡尔顿过来支援的寿司师傅在一旁笑容可掬,边上天津本地的日料师傅充作翻译,在美食上,我们永远不会寂寞。
夜晚仿佛一张黑幕,第二日清晨的阳光才展露一切细节。这是一家漂亮得有些过分的酒店,正流行的Tiffany Blue和瓷白为主打的颜色看起来好似青花瓷,Pierre-Yves Rochon的设计与丽思卡尔顿一贯的经典结合带来昔日东方风情的欧洲宫殿,整体虽然看似简洁大气,但细微之处却一丝不苟,仔细看来,似乎每一处墙纸壁画都有深意,在繁杂的装饰图案之中,或是“天子渡口”昔日的繁忙景象,或是绿树掩映的欧洲庄园,这里指示目的地的隐喻低调而有趣,让入住变成一种探索。
一对新人成了当日亮点,而正主还未登场,在新古典主义建筑环绕的庭院中那辆红黑相间的王室马车风姿绰约,承载幸福梦想的东西总是多多益善。
大沽北路167号; 022-58578888;ritzcarlton.com
10月21-23日 深圳四季酒店
这家其实开得比天津丽思卡尔顿更早些,只是四季从不习惯大张旗鼓,一切都是静悄悄的。只是我也静悄悄地有些感冒,配上飞行倒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旅行是个辛苦活,这是一个考验身体和体力的行业,说是慢性病的温床也不为过,懂得维持健康和自我调节很重要。
但不知怎么似乎一瞬间所有人都知道我感冒了,关怀和询问的目光从我进入酒店的第一分钟便开始了。虽非必要,但总让人窝心。房间里已经准备好了一大壶暖烘烘的姜茶,还有一大堆药,那药够我生几年的感冒了。我在酒店生过病,也总能获得一些照料,但这次倒是在那一堆实在多得吓人的药上获得了深刻的印象,那里有一种笨拙的质朴和可爱,莫名地感动人。
这酒店本身也没有绚丽铺张的架势,实实在在好似一个家,进入大堂并不能一下子让你目不转睛,大部分时候只是让你觉得眼睛舒服,HBA在这家酒店的设计与广州四季酒店的设计完全不同,他们似乎完完全全隐藏了自己的锋芒,却在各种必要或不必要的设施和细节方面毫不马虎。这更是少见的在刚开业时便在服务上让人称道的酒店,酒店总经理何咏聪先生曾服务过上海四季、香港四季与澳门四季酒店,四季酒店的理念早已深入骨髓,事事从客人的角度去想也早成一种惯性(他在采访时并没有抖出什么大道理,很多事情看似简单,却是事事都难),他更将这种理念传递给每个员工,试图使之服务上都可独当一面,即便老板不在,也能有“现在便是我可以表现的时候了”的想法,从而照顾好每个客人。
餐饮也是这家酒店的一大亮点,厨师团队充满创意,中西式混合上早突破原有框架,专注口味的和谐与惊喜,一个花椒马卡龙已让我对花椒的印象改观不少。
福华三路138号; 755-88268999; fourseasons.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
绿色奢华时代
将美好的环境放入luxury的最新名簿,虽略带悲伤,却大势所趋,大局已定。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