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特殊的自己
巴黎市创意大奖(La grand prix de la création de Paris)是巴黎市政府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奖项,旨在挑选优秀的独立创意人,给予他们相当可观的实质性奖励。它设有三个类别,分别是设计(deisgn),手工艺(métier d’art)与时尚(mode),每个类别之下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创业三年以下的新人(débutant),一类是超过三年的从业者(confirmé)。每年的六位获奖人将会得到来自巴黎市政府的一张8000欧元的支票,并且从本届开始,市政厅会为得奖者举办群展。
活着不易,是当下法国创意行业的从业者共同的感慨,而做独立创意人,做自己喜欢的、真正有意思的项目,更是需要有一个清晰而坚定的信念。法国的艺术类教育,从一开始就鼓励学生去追寻自己的特殊性,老师们最喜欢丢给学生的问题是“为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设计,为什么要选这样的材料和造型,为什么在物质爆炸的今天还要再产生一个东西……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论证与过滤之下,创作的合理性变得坚固,最后的创作结果也往往非常特别。看本次六位得奖者的作品,便会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极强的不可复制性。面对经济危机之下的社会环境,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示,不论世界怎么变,还是会尽一切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设计
设计类新人奖的获得者Isabelle Daeron现在从事的是与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的研究。她的作品介于装置与产品之间,意在将一个抽象的概念或是稍纵即逝的瞬间形象化地展示出来,从而让人们关注一件容易被忽视的事情。她的获奖作品Topique系列,就是一组在自然元素与城市空间中寻找平衡的物件。其中的一件作品,Feuille(法语,意为“叶子”),是一个类似于笼子的装置,放在大树之下,让飘落的叶子能够附着在笼子的表面,在没有风的时候,人们也能看到树叶落下的那一瞬间。
设计类专业奖的获得者Samuel Accoceberry是一位在家具与产品设计业奋斗多年的设计师。他深谙工艺,却不停留于工艺,做实实在在的产品与家具,但仍然不断地给自己压力去寻求突破。2013年一整年,他奔波与巴黎和波尔多之间,一边运营着巴黎的设计工作室,一边利用驻留计划与波尔多地区的各式各样的手工艺人合作,来创作不那么“实用”的作品。他设计的镜子Luxx,是一件向意大利Radical Architecture运动中的Superstudio小组致敬的作品,试图用网格化的形态来表达对于未来城市形态的想象。
手工艺
手工艺类新人奖的获得者collectif Mydriaz是一个团队,Malo du Bouëtiez,Cyril Kaleka与Jennifer Midoz这三个年纪相仿的艺术院校毕业学生在2011年共同创办了这家专门从事黄铜制品高级定制的公司。其中毕业于巴黎美院雕塑系的Malo是最早对黄铜产生兴趣并掌握技术的人,他与做影像艺术的Cyril从高中起就是好朋友。而Jennifer原本是一位首饰设计师,由于她租的工作台刚好和另外两位在同一个空间,一来二去,三个人逐渐找到了共同的目标。他们现在的主要业务是给艺术家定制黄铜材料的雕塑、装置或是物品。除此之外,他们自己也会做一些与黄铜有关的设计。
手工艺类专业奖的获得者Sylvain Le Guen是一位制扇师。在法国,这是一个非常稀有的行业。据Sylvain说,他所知道的从事这项工作人全法只有三个。他对扇子的兴趣源于童年,十岁的时候,人生第一次在跳蚤市场上见到了一把中国折扇。从那时起,折扇的精巧结构和它身上所携带的东方意境便让他着迷不已。苦于没有地方学习这项工艺,所有关于扇子的知识以及制作技术都是在他自己的努力之下积累起来的。2008年,他曾来过折扇的故乡中国,但是那一年的大雪让他的行程打了折扣。由于行业不成规模,虽然现在Sylvain有越来越多的订单与合作邀约,但一人手工制作的状态让他的产量只能维持在一年十来把左右。
时尚
时尚类新人奖的获得者Serkan Cura毕业于安特卫普皇家学院,曾在Jean-Paul Gaultier旗下工作多年的他在2012年终于开启了自己的工作室。至今为止,他所有的collection都与羽毛有关。他曾表示,羽毛本身的精美和天然的色彩,使得它在造型方式上有很大的空间。然而羽毛也是一种极难处理的材料,应用在服装上则更是需要超强的耐心和控制力。比如一件衣服几乎要花300个小时才能制作完成。而在羽毛的设计上面,一旦失控,荒唐和唯美之间的界限就会被划破。
时尚类专业奖获得者Aurore Thibout是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在学生时代她就在Alexandre Mcqueen与Maison Matin Margila工作。毕业那一年,获得了法国Villa Noaille的国际时装节的评委会大奖,从此开启了独立设计师的职业生涯。她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活在fashion世界中的人,因为对她来说,最核心的东西始终是对记忆、痕迹与时间的探索,并通过材料、物品或是服装的形态表达出来。在做独立设计的这几年里,她一边做自己的collection,一边与许多舞台剧导演合作设计戏服。“fashion的世界实在太快,我比较想跟着自己的研究的节奏,而不是跟着时装周的节奏跑”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