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雅的乐观
2013年对很多钟表品牌而言,并不是一个特别好过的年份,由于政策及经济原因,在销售增长额及市场规模上都出现了下滑,因此很多钟表品牌不得以开始收缩在华销售规模,然而浪琴(Longines)不仅销售额没有出现下滑,在中国的店铺规模反而在持续增长。那么究竟是怎样的销售策略和市场地位才使浪琴在国内得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本期我们专访到了浪琴中国区副总裁李力,听一听他如何将优雅与乐观完美结合。
ItTIME:您对浪琴在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有没有策略上的考量?
李力:首先我们对一、二线城市划分有着自己的标准,通常我们会考量城市的人口数量、GDP、人均收入及地区影响力,根据这些因素,除传统的北、上、广外,我们还定义了七个一线城市,如重庆、成都、西安、沈阳等这些在地区有影响力的城市。其他如省会或经济比较好的城市,我们定义为二线城市,像苏州、无锡、青岛、大连等,它们的消费能力比较强,以致这个省的人群也会到这些城市消费,而它们正是我们的消费主体,根据近几年统计,我们发现二线城市销售增长率正在从东南沿海往中西部转移,像南昌、长沙、郑州这些城市的增长幅度就明显高于东南沿海,有些甚至高于一线城市,因此我们也在向这些城市扩展。随着一线城市地区影响力的降低及中心城区消费人群的较少,我们在一线城市的销售做了相应的调整,比如随房地产发展,有部分中产阶级的周末消费受交通及时间限制,留在了郊县新兴的商业区,为此我们将专卖店由中心城区覆盖到了这些新兴商业区。其次是三线城市,这类一般是地级市,随着城镇化进程,地级市的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及购买力开始变高,因此越来越受到商业地产的关注,并在当地建设了成熟的商场,因此无论硬件、软件还是品牌环境和组合这些城市都达到了浪琴的要求,我们也将业务扩展到了三线,它们的增长速度和百分比目前都最高,虽然在总量所占比重不大,随着这种趋势下去,相信未来它们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
ItTIME:是否可以从店铺数字来理解中国浪琴市场的业绩在全球名列前茅?
李力:其实从2003年就中国大陆就已经稳居第一位,如今更远远超过第二名香港,但无论是香港还是欧洲,在那里消费的也多为中国大陆人。所以不光是浪琴,整个全球奢侈品消费主力军也为中国人,大陆加上香港、台湾、澳门,包括海外旅游购买的中国人,消费力要占全球一半以上。有些人不愿承认,但这是趋势,浪琴也从未否认过。六、七十年代时奢侈品消费主力军为美国,八、九十年代时为日本,如今2000年后则是靠中国,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如果中国市场做不成功,那在全球就无法生存下去。
ItTIME:2013年整体市场环境并不太好,那是否可以理解为浪琴在逆势上扬?
李力:这种说法并不准确。首先我们要分析当前中国的发展形势,目前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改变社会结构和消费人群,中国正在鼓励增加更多的中产阶级,使社会结构变为橄榄核结构,而这部分被鼓励的消费人群恰好与浪琴的市场定位人群想吻合。一般中产阶级月工资至少一万元,而浪琴均价在一万四到一万五,拿出一月工资购买一款腕表,如果保养得当,戴10年到15年没有大问题,平均每年消费金额会很少,因此我们产品定位恰好与当前环境相符。另外就是我们培育了多年的产品形象,优雅、经典、传统制表商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消费者中的口碑非常好,因此取得这样成绩无可厚非。
ItTIME:有人说2020年网上购物会成为主流,你认为腕表会通过网络销售吗?
李力:新事物出现时,通常会出现三类人。一类人装作什么也没看见,完全拒绝新事物;另一类人会突然变得很紧张,开始盲目追逐新事物,完全抛弃旧的理念;而第三类人则是在观察与调整,既不拒绝新事物,也不盲目追逐新事物。在我看来网购只是一种商业交易模式,这种模式影响越来越大,但它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交易模式。对奢侈品,尤其是钟表奢侈品而言,这种网购模式还有待观察,在瑞士钟表界,Swatch集团和历峰集团都没有在中国授权任何网络机构售卖钟表。对浪琴而言,我可以肯定网络上的渠道并非经授权,因此在真假、服务质量及售后服务上,我们不敢保证消费利益可以得到保护。我认为腕表消费本身要有体验,不仅是佩戴体验还有购买服务的体验,包括接受腕表信息,了解品牌文化,介绍不同款式等,这是一种愉悦的消费过程。
ItTIME:最近中国与瑞士签订自贸协定,在税率方面对品牌是好事还是坏事?
李力:中瑞自贸协定的签订,有着深厚的渊源,不仅因为两者有良好的贸易基础,更因为有着政治上良好的友谊。其实经济方面上,中国与瑞士有着非常好的互补性,但协议的签订,对方向和策略的影响要大于实际情况。其实钟表关税上面并不高,石英表大概12%,机械表为11%。中国大陆价格之所以高,不能完全归咎与品牌,主要因素来源于经营环节上的高税赋,包括消费税、增值税等,就拿零关税的香港对比吧,中国大陆与香港的价格差只存在15%的汇率差距,而大陆税费这块要比香港高40%左右。对经销商而言,商场费用加上增值税、消费税、人工费、房租等,利润其实并不高,而这并不只是针对奢侈品,对任何行业而言,利润都不高。所以即使和瑞士签署了协议,在价格上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