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尼汪 绿境仙踪
没有冰的冰斗
这些叫“冰斗”的地方和冰完全没有关系,它们仅仅是“群山中的盆地”而已,问起为何如此取名,曾叔只道是由来已久。
西拉奥斯(Cilaos)冰斗最大,风景自然也是最佳,只是上山的路并不舒坦,经过430多个大大小小的转弯后,才能抵达车辆能到达的最高处。这山路并非一个驾驶技巧高超的“老驾驶”就能驾驭的,有些隧道的宽度仅仅比大巴车宽出20厘米,若不是驾车经验足够丰富的人,是万万不能尝试的。
即使像我一样号称从来不会晕车,最后也只能猛吃话梅来抵挡过多弯道带来的不适感,然后默默祈祷山上的一切最好足够精彩,才不枉费我这般“忍辱负重”前往。
像所有童话故事的森林里,总有万能的仙女一样,穿着黄衣裳、花裙子和粉色草帽的姑娘已经在栎树高原(Plateau des chênes)为我们准备好了午餐,及时安抚我早已疲惫不堪的身体和饱经折磨的胃,她来自西拉奥斯冰斗里克里奥村庄(Villages Créoles)的一家酒店——Le Tapacala,除了提供住宿外,还提供专门的野餐服务。
木质桌椅,石头堆砌的灶台,塑料餐具,看起来并不华丽,可这山顶的天然午餐本就是奢侈事一件,看看我花了3个小时和无数个弯道才到达这里就知道了。
传统克里奥尔式野餐食物:蔬菜烙饼、咖喱鱼、朗姆酒……一餐皆可品尝到,而许多天没吃到中式米饭,有咖喱鱼这样下饭的美食总是让人十分开怀。
留尼汪人对朗姆酒的创造堪称惊人,当地人喜欢把水果抑或植物的茎叶浸泡在酒里,制造不同口味的朗姆酒,如果你好这口,即使呆上一个星期也一定每能天喝到不同口味的酒,绝不重样。
说到美食,入住的LUX*度假村为迎合中国客人的口味,特意在早餐时段提供了大米粥(Riz Rice),却把中文名字直接翻译成“笑了起来”,无伤大雅的失误,倒也不用刻意要求换掉名牌,酒店也显得可爱起来。
住在冰斗里的居民有些经营旅馆,为徒步或爬山的游人提供住宿,经济条件并没有山下小镇的居民富裕,但有意思的是,他们要么不出门,一出门必定花大钱准备三个月到半年的口粮,而且愿意花更多的钱请皮卡运货,有些甚至大手一挥,直接坐直升机回家,实在是因为一次采购的东西太多的缘故,一般的轿车可承载不来,直升机也是最快的回家方式,不然就要选择绕3个小时弯才行。
野外自有乐趣
留尼汪的历史和地理形态注定使之比其他海岛更狂野一些。
与盘旋430个弯道的冰斗异曲同工的是富尔奈斯火山,上到火山口的路并不曲折,但也需耗时4小时,沿途不乏壮阔美景,海拔越往上,云雾越发迷蒙,有时整个遮住对面的山峰,越靠近火山口,路面从原本的水泥路变成了“火山灰路”,颠簸得很。
富尔奈斯是活火山,2007年曾爆发过一次,亏得山体朝着海岸倾斜,岩浆会随着山势流向大海,小规模喷发丝毫不会影响居民生活,据说,当年的直升机生意好到不行,就算是居住在岛上的人也乐意花钱坐直升机一睹火山喷发的瞬间。如果时间充裕,还可徒步到火山口,只是看似近在咫尺的火山口,往返却需花费6个小时。
之于我,在轰隆的旋翼旋转声中,翻过群山峻岭,在山坳间穿行,等待一个又一个攀上山峰后展现的惊艳世界。并非雨季,“新娘的面纱”显得有些“小家碧玉”,垂直而下的瀑布水量并不充沛,细细绵绵的样子还真有点待嫁新娘的娇羞。
每年只有40-50万的入境游客还没有开始大肆侵占这片土地,何不趁着《香草之岛》协议提供的便利签证措施,来一窥这颗印度洋上的明珠呢。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
去地球的另一个角落
当生活在北半球的我们进入冬季,南极大陆则步入了夏天,打算去地球的另一个角落旅行的话,正当其行。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