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彩云之巅的食材王国
雨季出菌子
菌子最爱云南的雨季,它们总在这个时候悄无声息地钻出来,或是在树干上,或是藏在树叶里,甚至是在蚂蚁窝里。从菌中之王鸡枞,到淡雅清甜的松茸,还有最为加长的青头菌,都是不约而同的在这片土地上绽放。
我们空降丽江后,驱车近4小时才到达下一站——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通甸镇德胜村罗古菁自然村一户普米人家。在这里跟着向导到山上采菌子,2800多米的高原上,气喘吁吁地来回走了2个多小时,才只看到了一点点香菌,中间还攀岩爬坡的,非常辛苦。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感慨,原来采菌子如此不易,卖上天价也应该啊。
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第一站,是因为这里是松茸的产地,每年7月,山上到处都散发着菌类成熟的迷人香气,就在我们走的那条山路两侧,布满了诱人的松茸。其实,在日本人将松茸抬高身价之前,云南人并不喜食它,他们更爱的是鸡枞等其他菌类。随着日本人对松茸的热爱传播到中国,如今,松茸已经贵比黄金。日本人对松茸的吃法主要是刺身或碳烤,我更喜欢碳烤的味道,最好用松木,慢火烤一下,蘸点海盐即可。其实,在烤的时候,就能闻到那种深山松林的味道,入口之后味道更浓郁,伴随着矿物质的芳香,有一种瞬间穿越到原始森林的奇妙感觉。
在怒江州的贡山县,我们吃到了另一种享誉世界的菌类——松露。这种被称作餐桌上的钻石的珍贵食材,在云南并未受到如此礼遇,他们管松露叫“块菌”,或“猪拱菌”。最初,只有山上发情的猪才会吃的东西。如今,当地人也知道了松露的价值,但吃法上并没有太多演绎,我们在当地吃到了松露炖鸡,土鸡的浓郁香味与松露相搭倒也般配。只是,不知道是国产松露与欧洲松露品质不同,还是因为生长环境的差异,我们吃到的松露并没有欧洲那种浓郁的香气,不过想到松露的功效,也算难得的美食了。而且,如此慷慨的,如土豆般,炖一大锅的景象估计欧洲人想都不敢想。
景迈山上采菌菇的行程相对来说顺利很多,由于那几天雨水较多,很容易找到鸡枞。《黔书》道:“鸡枞菌,秋七月生浅草中,初奋地则如笠,渐如盖,移晷纷披如鸡羽,故名鸡,以其从土出,故名枞。”鸡枞喜雨水,当地有一种说法,下了雨,打雷闪电了,就可以出门找鸡枞,每一场大雨过后,鸡枞们便迫不及待的从泥土里钻出来。鸡枞俗名鸡盅,在菌菇中算的上是比较珍贵的品种,当地的人都说用它煮出来的汤可以媲美鸡汤,菌盖像鸡的皮和脂肪,根部一丝一丝像鸡肉。鸡枞的菌盖刚出土时呈圆锥形,展开后中央凸起,表面黄褐色或黑褐色,中央色较深,边缘往往呈放射状裂开。鸡枞的种类很多,长在蚂蚁堆里面的是白鸡枞,另外还有一种红鸡枞,但是所有种类中最美味的是黄鸡枞,而且根部越粗的鸡枞越值钱。鸡枞可以用来烧汤、也可以清炒,清香四溢,回味无穷。当地还有一种特产叫做鸡枞油,经过普通的调和油炸后,鸡枞本身就没有什么香味了,香味基本都在油里,拌面或者炒菜的时候滴上几滴,鲜美无比。
整个行程的菌菇中,最让我惊喜的是奶浆菌。这种小小的,呈淡淡的棕褐色的菌菇很有个性。用指甲轻轻划破它的菌盖,马上会有像奶浆一样的液体冒出来。奶浆菌的挑选没有那么严格,就算菌盖裂开了味道也一样浓郁,一般把它切碎了和辣椒、韭菜等放在一起炒,很香很下饭,炒出来的菜也会有奶浆的颜色。
干巴菌是一种至今没有能够实现人工养殖的菌菇,所以市面上的干巴菌都是野生的。干巴菌学名绣球菌,盛产于七八月雨季,有着酷似牛干巴(腌制牛肉干)的浓郁香味。干巴菌刚出土时呈黄褐色,熟了之后变成黑褐色,颜色越深就越老。挑拣干巴菌的时候要挑肉头比较厚的,证明比较新鲜。景迈山附近,就只有糯干寨附近能够采到干巴菌,因为植被相对来说比较多,腐叶较多,最适合干巴菌生长,有时候扒开腐叶就能够找到干巴菌。
在集市看到青头菌的时候着实被它的颜色吓了一跳,一度怀疑这种菌菇是有毒的,那种淡淡的青绿色,如果旁边的当地人一再跟我确认它是可以食用的,我绝对不会将它买回去。吃午饭的时候,就顺便把青头菌交给厨师加工了,很神奇的是加上葱和蒜头爆炒之后,青头菌的淡青色便不见踪影,就像是平菇的颜色,口感非常爽滑。青头菌与云南产的皱皮椒一起炒也非常美味,皱皮椒的清香与菌类的香味刚好相得益彰,炒的时候带点汤汁,用来拌米饭保证你至少吃两碗。
因为景迈山离西双版纳很近,我一直抱着能够遇到大红菌的希望,但直到行程结束也没有见到,很是可惜。大红菌是一种非常珍稀的野生食用菌,对生长挑拣极为挑剔,云南的大红菌主要产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据说,大红菌有着滋阴补血、除湿养颜等独特功效,所以被称为“红灵芝”,特别适合女性食用。
珊瑚菌也被称作扫把菌,营养价值丰富,口感脆嫩。《滇南本草》中谈到:“帚菌,俗名笤帚菌。味甘,性平。无毒。主治和胃气,祛风、破血、缓中。多食令人气凝,少者舒气。”,讲得就是珊瑚菌。虽然这种菌菇是食补良方,但也有报道称珊瑚菌有一定的毒性,会引起肠胃不适,但是通过清洗、浸泡和煮沸过后,它所携带的微量毒素就会被破坏掉,可以放心实用。珊瑚菌有很多种颜色,听说白色的一般没有人吃,一来口感没那么好,二来毒素含量较高,但是黄色和红色的就比较适宜食用。珊瑚菌可以用来炒、熘,也可以用来炖煮,当地人最喜欢的做法是用腌制的酸菜和珊瑚菌一起炒。
在周六的集市上,我有幸看到了虎掌菌,据说这种菌子在古代是名贵的贡品,每年8-9月份生长在高山悬崖边的草丛深处,非常珍贵。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虎掌菌的菌体上布满了一层细细的茸毛,呈黄褐色,而且有着明显的黑色的花纹,就像老虎的爪子一样。虎掌菌的营养价值很高,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贵。虎掌菌在新鲜的时候就有一股很浓的香味,干制以后香味更为浓郁。
鸡油菌在云南的野生菌当中算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它和松茸、牛肝菌和羊肚菌被称为“世界四大名菌”,是德国人最喜爱的菌子。据说品质最好的鸡油菌并不是产在云南,而是生长在东欧和俄罗斯。鸡油菌在烹制的时候特别吸油,一口咬下去,菌子本身的汁水混合着油脂一起涌入口腔,味道香浓到让人感动。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