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情结
文:
江礼旸
中伏酷暑,“小朋友”Christy约老馋出去吃东西,并托东泰祥生煎馆老板宗沛东驾车负责接送。时近中午,“快马”载着我和摄影师大侠,飞快地从中环过去,顺利地到达仙霞路近遵义路的尚嘉中心。跟着走进LG二层“南小馆”,Christy和她的两位闺蜜已在沙发卡座笑眯眯地向我们招手。
Christy和她的闺蜜Sandy已将菜点好,一声招呼,冷菜、热菜陆续上桌。
四小拼有烤麸、木耳、花雕白鸡和糖醋排骨。每样量不大,作为开胃菜完全够了,而且也多尝了几种味道。熏鱼真是老派,每块个头不大,以免一大块吃不掉的尴尬。酱萝卜脆而酱味浓,果然不同凡响。
风沙小黄鱼是拆去中骨的黄鱼脯,“坐”在香港人喜欢的“风沙”上。焦糖龙井虾仁大小不一但真实,吃了三、四粒齿感很好。上海炸鸡排,五位年轻的朋友更喜欢。不过,豆浆胜瓜(广东人称丝瓜)和酒香菠菜我很喜欢,难免多吃几筷。
汤是必不可少的。我和宗老板要的是牛腱汤,大侠要了酸辣汤。我和大侠各舀了对方2匙汤尝味,牛腱汤味清鲜,汤中还有好几块牛肉,很好喝。酸辣汤味也很正。
点心是上海人之所爱。南小馆的生煎包、小笼包、锅贴、烧卖、抄手都很精致可爱,这可是香港人对点心的要求,饮茶就有“一盅两件”之说。娇小的烧卖的馅有“外婆红烧肉”和“腌笃鲜”,令我惊艳,足见店家对食客的贴心、关爱。红油抄手虽是川味,因为不太辣,上海人也喜欢的。另有担担面,外加一块大排。大排是拍粉后油炸,上海人称“炸猪排”。至于大良炒饭和老干妈年糕,则是Fashion和Fusion的结合。
甜品我不能吃,不过看着别人吃,口水暗流,别有一番滋味。其中拉糕又称“总统拉糕”,当年克林顿携希拉里及女儿、岳母等访华,在绿波廊面对“粘盘粘筷不粘牙”的拉糕,拉坏三双筷子。而“第一女儿”则连吃三盘咸菜炒毛豆。还有绿豆糕,豆香微甜,年青时我可连吃3块。茉莉花茶冻和芒果冻布丁兼做冷饮,年青人特爱。
如此饕餮一番,买单是863元(6人享用哦!),还剩下不少似可另供两三人享用,“清盘”之后大家异口同声说:“便宜!”我忍不住问:“开店的是何方神圣?怎么如此理解上海人的舌头和胃?”Sandy故作神秘:“猜猜看?”又提示说:“从店名上想一想。”
我环顾以淡雅的白色和抹茶绿为主色调的店堂,以及简洁的白砖、复古的铁线和落地的玻璃搭配灰色的橡木地板,还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上海的凤凰牌自行车作为点缀,再考虑一下店名“南小馆”……不由得“噢”了一声:“莫非是小南国?王慧敏?”大家不由得发出会心的微笑:“噢……”
1987年,“小南国”以6张小桌子的规模在上海长沙路开张,以“南国”命名,其实并没全面涵盖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王慧敏的“中国梦”。“上海味道”是王慧敏此生挥之不去的情结。2012年在港交所上市后,王慧敏将已在香港火爆的“南小馆”引回上海,“精致上海点心,清新摩登小馆”在上海浴火重生,给上海人带来了舌尖上的清新,真是既慧且敏哟!
Christy和她的闺蜜Sandy已将菜点好,一声招呼,冷菜、热菜陆续上桌。
四小拼有烤麸、木耳、花雕白鸡和糖醋排骨。每样量不大,作为开胃菜完全够了,而且也多尝了几种味道。熏鱼真是老派,每块个头不大,以免一大块吃不掉的尴尬。酱萝卜脆而酱味浓,果然不同凡响。
风沙小黄鱼是拆去中骨的黄鱼脯,“坐”在香港人喜欢的“风沙”上。焦糖龙井虾仁大小不一但真实,吃了三、四粒齿感很好。上海炸鸡排,五位年轻的朋友更喜欢。不过,豆浆胜瓜(广东人称丝瓜)和酒香菠菜我很喜欢,难免多吃几筷。
汤是必不可少的。我和宗老板要的是牛腱汤,大侠要了酸辣汤。我和大侠各舀了对方2匙汤尝味,牛腱汤味清鲜,汤中还有好几块牛肉,很好喝。酸辣汤味也很正。
点心是上海人之所爱。南小馆的生煎包、小笼包、锅贴、烧卖、抄手都很精致可爱,这可是香港人对点心的要求,饮茶就有“一盅两件”之说。娇小的烧卖的馅有“外婆红烧肉”和“腌笃鲜”,令我惊艳,足见店家对食客的贴心、关爱。红油抄手虽是川味,因为不太辣,上海人也喜欢的。另有担担面,外加一块大排。大排是拍粉后油炸,上海人称“炸猪排”。至于大良炒饭和老干妈年糕,则是Fashion和Fusion的结合。
甜品我不能吃,不过看着别人吃,口水暗流,别有一番滋味。其中拉糕又称“总统拉糕”,当年克林顿携希拉里及女儿、岳母等访华,在绿波廊面对“粘盘粘筷不粘牙”的拉糕,拉坏三双筷子。而“第一女儿”则连吃三盘咸菜炒毛豆。还有绿豆糕,豆香微甜,年青时我可连吃3块。茉莉花茶冻和芒果冻布丁兼做冷饮,年青人特爱。
如此饕餮一番,买单是863元(6人享用哦!),还剩下不少似可另供两三人享用,“清盘”之后大家异口同声说:“便宜!”我忍不住问:“开店的是何方神圣?怎么如此理解上海人的舌头和胃?”Sandy故作神秘:“猜猜看?”又提示说:“从店名上想一想。”
我环顾以淡雅的白色和抹茶绿为主色调的店堂,以及简洁的白砖、复古的铁线和落地的玻璃搭配灰色的橡木地板,还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上海的凤凰牌自行车作为点缀,再考虑一下店名“南小馆”……不由得“噢”了一声:“莫非是小南国?王慧敏?”大家不由得发出会心的微笑:“噢……”
1987年,“小南国”以6张小桌子的规模在上海长沙路开张,以“南国”命名,其实并没全面涵盖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王慧敏的“中国梦”。“上海味道”是王慧敏此生挥之不去的情结。2012年在港交所上市后,王慧敏将已在香港火爆的“南小馆”引回上海,“精致上海点心,清新摩登小馆”在上海浴火重生,给上海人带来了舌尖上的清新,真是既慧且敏哟!
1 of 1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