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创诣-资讯 >> 天涯别邺造园记

天涯别邺造园记

文: 刘丽君  | 图:胡音

/
画家郑在东,曾这样给自己的展览取名,“何不秉烛游”、“举杯邀明月”,甚至“玩物丧志”。他深受明朝文人张岱影响,一直在以向其致敬的方式作画、生活。一直到今年年初,他接下了一件换做是张岱也会兴致颇高地答应的“营造”任务——为沪上某间小楼设计茶室。

毗邻上海车流不息的繁华地带,小楼所在的区域显出大隐隐于市的幽静。面对原本Art Deco风格的建筑物,郑在东一丝纠结的疑惑都荡然无存。就像他平时作画一挥而就的风格,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将小楼改造成彷佛红楼梦中形容稻香村的风格,“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天涯别邺”是这栋小楼与凉亭的名字,郑在东的书法字悬挂在凉亭的稻草顶上。在这个小庭院中,闻着四时的水果植物,喝起应景的茶,似乎一时间移步换影进入了《陶庵梦忆》的文字中。对于喝茶这回事,郑在东的看法显得十分洒脱,就像这个院子代表主人的志趣,挑选茶叶一样也需要与自己的心情契合。“并不见得最贵的茶就是最好的,每种茶叶都有自己的茶性,挑选不同的器物来搭配,这样,选茶器的过程与喝茶的过程都会很快乐”。

站在小楼靠窗的地方,人们可以看到黄色泥巴糊的墙壁,与稻草绑的屋顶,与枯山水风格碎石路,浑然自如地矗立在小楼的庭院中。“我去过五台山的清凉寺,如果仔细看,你会发现从工艺角度来讲很粗糙。但是那种空间气势的形式感,现代建筑基本无法做到”,各地游历的体验让郑在东意识到,打造现代茶室,得先领悟这股气。

郑在东与装修师傅两个人一起,就像张岱造园一般,画家出想法,匠人有技术。整个过程,连一张图纸都没有。画家告诉匠人,他想要的感觉,大致的体量应该是怎么样的,匠人根据这些去实施,所有的调整都在现场解决。他的看法是,“就像17世纪的晚明,张岱写了很多匠人的评价。让文人、画家与匠人合作的传统保持下去,对现代设计思维的养成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1 of 1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意大利艺术马赛克BISAZZA外滩罗斯福慈善之夜

6月26日(上海),梅雨季节瓢泼大雨的午后,BISAZZA在外滩罗斯福举行一年一度的经销商峰会。与往年不同的是...

西门子家电艺术厨房沙龙

食物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是大自然成就的艺术品。而我们又通过巧手烹饪、加工,使用高科技的厨房电器,将...

关注米兰新面孔之“Raquelilla”摇椅

由3位设计师Lys Villalba、Maria Mallo和Juanito Jones组成的品牌Mecedorama,今年在卫星展曝光,结合哥伦...

关注米兰新面孔之“I say, Pray!”橱柜

来自瑞典最南边的小镇Malmö,从陶瓷艺术家转向家具设计的Oskar Ek,在日本北海道的东海道大学完成家具与产...

手工艺成设计热门话题

今年米兰家具展主展场甚至邀请木工、玻璃等工艺师现场展示技术,手工艺与当代设计之间为何需要被建立如此紧...

Booo:灯具的破坏革命

哈佛大学知名商业理论家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提出的“破坏式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
关于我们 广告联系 订阅杂志 我要投搞 隐私政策
COPYRIGHT© 2005-2023 《漫旅 TRAVEL + LEISURE 》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021-33313788
美国版 亚洲版 沪ICP备1800194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