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叱咤味道江湖
自1962年10月5日第一部007电影系列之《诺博士》在伦敦首映至今,James Bond虽已经历了六次“变脸”,但他骨子里玩味美食的细胞却从未因容貌的改变而减少一点一滴。细数那些曾在影片中出现的美酒佳肴,无不显露出这位高级间谍“吹毛求疵”的极致品位,他究竟过着怎样的饮食生活,追求着何种味蕾刺激?
天生是吃货
想必许多男士都曾做过这样的007美梦:环游全球、拯救世界,开着豪华跑车、玩转高科技酷品的同时还能抱得美人归。可懂行的人明白007的魅力远不止于此,他在美食美酒上的造诣可谓相当了得。
这当然要归功于本就是资深美食家的007小说原作者Ian Fleming,他不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绅士,还是伦敦多家高级俱乐部的会员。在全球顶级的餐厅和酒吧品酒论食更是家常便饭,Bond的美食美酒基因大抵是由此而得的,也是根深蒂固的。Bond对吃喝的迷恋已是公开的秘密,Fleming在书中肆意地描写着各种稀世美味,吊足了读者的胃口,令其饱尝“望眼欲穿”的痛苦。而大荧幕上的Bond则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吃遍天下的重任,谈及美食的他一点也不谦虚,甚至有点炫耀的感觉,瞧瞧他在《皇家赌场》里的口气:“请一定原谅我享受美酒美食时的那份肆无忌惮。”
“这或许因为我还单身,但更多还是因为我习惯了吹毛求疵。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我通常都独自进餐,因为让别人来伺候我感觉更有意思。”Bond对于美食的热衷并非一时兴起,只有三分钟热度而已。他爱吃,对所食之物也很讲究,且不只追求高档奢华;他也有资本吃遍全球,因此他在惊险刺激之余便学会了如何有情调地享用世界珍馐,比如鱼子酱配冰镇伏特加。
鱼子酱迷
007是不折不扣的鱼子酱铁杆粉丝,他知道什么才是上等的,仅尝一口就能判断出它出自于哪片海域。鱼子酱的“家乡”是里海,而真正能被称为“鱼子酱”的只有白鲟Beluga、奥斯特拉鲟鱼Osetra、闪光鲟Sevruga三种鲟鱼咸鱼籽。
白鲟Beluga是鱼籽中最稀有、最大、最昂贵的一种,鱼卵呈灰色或黑色,口感滑润。最佳搭配是Brut Champagne;最常见的野生鱼子酱是奥斯特拉鲟Osetra,主要来自黑海,带深褐色调或金黄色,具有牡蛎般的风味,搭配吐司和canape尤其美味。最后的闪光鲟Sevruga:体积较小,颜色同白鲟鱼籽相近,偏深灰色,味道较单纯,食用时加点柠檬汁可以提味。
第二任007 Geroge Lazenby在《女王密使》中尝过了白鲟鱼子酱后满足地说:“嗯……皇家白鲟(Royal Beluga),里海北部!”在享用世界三大珍馐之一的鱼子酱时,Bond一点儿也不吝啬,《霹雳弹》里他点了价值50美金的鱼子酱(这在1961年算相当多了)并且提出了“最少不能少于一匙量”的硬性要求,且看那小小吐司片上顶着的厚厚一团鱼子酱,可见007对其钟情之深。
Bond式炒鸡蛋
007在家吃英国菜,但在异国执行任务的时候,却坚持只吃当地的时令鲜蔬。无论他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冷冻了至少半年的食物”是绝对不被接受的,像是在外考察的美食家,极其注重新鲜食材的运用。
《择日而亡》里Bond在牙买加享用的是本季第一批黑蟹,还有“一只乳猪,牛油果沙拉,番石榴和椰子奶油”。在土耳其(《俄罗斯之恋》)时的早餐健康清新,由青瓷碗盛上的稠似炼乳的深黄色酸奶,熟透了的青无花果,配上珍珠黑的土耳其咖啡,还夹杂着几丝焦气,这样才能证明是现磨的。在美食大国法兰西,他吃的是鹅肝酱、凉拌牛舌和里昂香肠;在日本是鲜嫩多汁的神户牛肉与河豚刺身。
即便是回到故乡英国,也只有当季出产的新鲜芦笋和苏格兰顶级Highland烟熏切片三文鱼才能入得了Bond先生之口,就连他在切尔西公寓里每顿早餐里的鸡蛋,也是由他指定的法国马兰鸡所下。而口味的“精雕细琢”并不妨碍Bond对某一餐或某种食物的独爱,他最喜欢早餐,而早餐里又最喜欢炒鸡蛋(scrambled eggs),喜欢到全天任何时候吃都不觉得腻味。《007在纽约》里能找到这份非同寻常的炒鸡蛋食谱:三个鸡蛋、六盎司黄油、精选香草,佐以粉红香槟(Tattinger)以及舒缓音乐。除此之外,他还喜欢抹有草莓酱或者橘子酱的烤吐司,只是这位正宗英国绅士喜欢咖啡胜过茶,打破了英国人早餐饮茶的传统。
土豆和红肉经常出现在James Bond的午餐或是晚餐中,特别是牛肉和羊肉。三款经典搭配是去壳蟹肉、烤松鸡配芦笋及荷兰汁(hollandaise),牛排薯条,以及凉拌烤牛肉配土豆沙拉。
“Shaken, not stirred” 摇匀,不要搅拌
如果“我是James Bond”是全球超级特工最经典的台词,那么“Shaken, not stirred(摇匀,不要搅拌)”就定义了我们心中另一位啜饮佳酿的儒雅Bond。无论是喝伏特加马提尼、葡萄琼浆、日本清酒还是法国香槟,这个男人始终知道如何让自己的间谍生活看上去更加精致而典雅。
每每提起Bond的饮酒嗜好,人们脱口而出的或许都是那杯“shaken, not stirred”(摇匀,不要搅拌)的martini。这句最早在1964年《金刚钻》中出现的台词早已成为欧美流行文化里不可或缺的名言,而位于伦敦St James区的公爵酒店的酒吧(Dukes Bar)正是作者IanFleming写出这句传世经典的灵感来源。
但James Bond并不只好martini这一口。有人统计在整部小说系列中,Bond喝过的martin(i 包括19种vodka和16种琴酒)有35种,而威士忌却多达100多种。他对酒的喜爱不分国籍,回顾007里的每部影片都会发现不同的酒:《金刚钻》里的Black Velvet鸡尾酒,《金枪人》里的杜松子酒Pink Gin,《择日而亡》里的撒泽拉克鸡尾酒Sazeracs和《雷霆杀机》里的薄荷甜酒Crème de menthe Frappé。然而令人有些匪夷所思的是在最新的《大破天幕危机》影片中,007先生竟然喝起了喜力啤酒,不知是剧情需要,还是这位名扬四海的英伦高富帅改走亲民路线。这位习惯了畅饮优质香槟和烈酒的英国特工喝起大众啤酒又会作何感想呢?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