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新发现-专栏 >> “压力山大”,是站是趴?

“压力山大”,是站是趴?

文: 邱丹丹

height=715
大脑运行:越逼越慢?


在重要考试中,压力之下发挥不出平时的水平的情况比比皆是,幸好心理学研究者并没有对此熟视无睹,简单地以一句“上场昏”带过。大量关于压力和大脑、行为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付压力。


指望Deadline的压力能让大脑在复习迎考阶段兴奋起来?我看你还是最好别把希望寄托在这上头。有实验显示,在总体上,持续不断的压力会降低大脑的运行效率。


2010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的一组心理学研究人员找来24名医学院学生参与实验,这些学生之前一个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一场重要学业考试做准备。研究人员让这些学生从繁忙的学习中抽几个小时做认知任务,同时用核磁共振扫描他们的大脑。研究人员还扫描了另一组人的大脑,这些控制组的被试者们与实验组的医学院学生的年龄、睡眠习惯、受教育时间都相同,他们平时面临的工作要求也很高。控制组与实验组最大的不同就是控制组没有面临重大考试。


猜猜看,结果如何?尽管所有被试者面临的认知任务都很简单,但筋疲力尽的医学院学生完成得很差!他们也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干扰。被试者考试压力越大,做任务的表现就越差。


研究人员发现,压力减少了大脑用来支持思考和推理的不同部位的协同合作。尤其是储存工作记忆的前额皮质——工作记忆帮助我们记住并处理信息,同时排除不相干的信息的干扰——变“懒惰”了,与大脑其他部位的同步协调也不够。显然,由于身处压力之中,那些医学院学生没能最好地发挥大脑的功能。


不过也有好消息:压力的负面影响是可以被逆转的,你的大脑不会由于一次次考试而永远处于“呆呆”状态——在医学生考试过后一个月,研究人员又扫描了他们的大脑,这一次,他们的大脑表现得和控制组一样灵活了。

height=353
天生爱战斗vs天生易担忧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一样面临考试,在这种压力巨大、竞争性极强的环境下,有些人的应对就是比另一些人要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


研究人员在中国台湾进行了一项开创性实验。在中国台湾,每年5月,超过20万名9年级学生参加中学生基本学力测验,成绩将决定他们将进入什么样的高中,或是否能进入高中。只有39%的学生顺利升入高中,其余的被分流进职业学校或私立学校。考试很难,一两分的差距就会让你从当地排名第一的学校直接滑进排名第三或第四名的高中。这场考试将决定不少学生的命运。张俊彦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从最近参加中学生基本学力测验的3个地区的779名学生中抽取了血液样本。他们把每名学生的基因型和考试结果进行了比对。


比对后,研究人员把兴趣集中到了COMT基因上。这种基因携带一种能从前额皮质清除多巴胺的酶的组合编码。“多巴胺会改变神经元的激发率,像涡轮增压机一样给大脑提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副教授西尔维娅·邦奇(Silvia Bunge)说。“当多巴胺保持在最优水平时,我们的大脑最为给力。而通过去除多巴胺,COMT酶能调节神经活动,保持头脑功能正常。”可是问题在于:这个基因有两种变体。一种变体构建的酶会慢慢移除多巴胺,另一种所构建的酶会快速地移除多巴胺。而我们都携带其中一种或两种变体。


在实验室环境中,研究人员分配给被试者很多认知任务,如谜语和游戏、IQ测试试题等。在普通的情况下,那些携带慢速作用酶的被试者具有认知优势。他们的执行力更好——能很好地推理、解决问题、思考和预见结果,他们的精力也更集中。而那些携带快速作用酶的被试者则有些无精打采。由于他们身上的酶移除了太多多巴胺,他们总体的多巴胺水平太低,前额皮质的工作没那么好。


你也许会觉得,携带慢速作用的酶更好些,在缺乏压力的条件下,这确实是一种认知优势。可一旦把人置于压力之下,这个优势就荡然无存。


“压力会让前额皮质充满多巴胺。”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发展认知神经学教授阿黛尔·戴尔蒙德(Adele Diamond)说。“一点多巴胺,很好,能促进大脑工作,但由压力引起的大规模多巴胺涌现,对于携带低速作用酶的人来说太过了,他们无法及时地把这些多巴胺清除出去。”——在台湾进行的调查中,携带低速作用酶的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他们平均比携带快速作用酶的学生的成绩低8%。


这解释了在通常情况下表现好的人在压力下会发挥失常的现象。而生来带有快速作用酶的人需要压力以让他们达到最佳状态。对这些人来说,日常生活无法给他们足够的刺激,让他们的头脑保持锐利。而在压力之下突然增多的多巴胺,会把他们脑中的多巴胺水平提升到最佳状态,此时集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升。


一些学者认为,我们要么是“战士”,要么是“忧士”(Warrior or Worrier)。那些拥有快速作用酶的是“战士”,随时准备应对凶险的环境;那些拥有慢速作用酶的是“忧士”,他们更偏向于深思熟虑,进行复杂的计划。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战士”和“忧士”对于生存都是必须的。根据基因遗传的规则,大约1/4的人只携带“战士”基因,约1/4的人只携带“忧士”基因,另外一半人则处于“战士”和“忧士”之间。

height=380
抗压战:训练、准备、经验


难道我们在压力前的表现,又得被基因敲定?别着急,研究显示,那些具有“忧士”基因的人只要接受良好训练,仍可以应对巨大压力。一些美国海豹突击队队员,也有着“忧士”基因。美国海军研究生院的心理学家奎因·肯尼迪(Quinn Kennedy)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他让飞行员们参加6项飞行模拟测试,他们将面对涡流、油压、汽化器结冰和侧风着陆等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的同时,飞行员还必须完成诸如“调到新频率”、“飞到新高度”等任务,手头非常忙碌。结果发现,在美国海军优秀的飞行员研究样本中,大约三分之一的专家级飞行员是“忧士”,这个比例超过了“忧士”基因型在总人口中的比率。


在最低等级的业余飞行员——即那些只能在白天飞行的飞行员——中,携带“战士”基因的人表现最好。但随着经验的增长,在等级更高的业余飞行员中,“忧士”的表现远胜“战士”。“忧士”的工作记忆和注意力优势发挥了作用,经验意味着他们不会由于基因的问题被压力击垮。


肯尼迪认为,这说明“忧士”通过特定的训练可以学会应对飞行压力,不过他们在生活其他方面,应对压力的能力并不一定因此得到提高。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精神分析学教授道格拉斯·约翰逊(Douglas C. Johnson)解释,这就像预防接种一样,训练、准备可以帮助“忧士”应对压力,相比之下,让这些“忧士”远离压力则是最差的应对办法。


压力当动力,不是传说


很多研究表明,长期的压力对身体和心理是有害的,但是短期压力却不一定如是。一些研究对比了业余选手和职业选手,发现无论是钢琴师还是球类运动员,职业选手的焦虑程度都不比业余选手低。他们之间的差距就在于如何解读焦虑。业余选手认为焦虑是有害的,职业选手则倾向于把焦虑看成动力。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助理教授杰尔米·杰米森(Jeremy Jamieson)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解释人们对压力的定义如何影响他们学术测验的成绩。


第一项测验在哈佛大学准备GRE考试的本科生中进行。在一场模拟考试前,学生们读到一张便条,解释该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压力对认知的影响。其中一半学生还读到一份声明,其内容为:最新的研究显示,在考试时紧张的人分数更高。它还告诉学生,如果模拟考试时感到紧张“无需担心,只要提醒自己这反而会让自己考出好成绩就行了。”


结果,读到声明的实验组学生比没有读到声明的控制组平均高出了50分。几个月后,这些学生参加了真正的GRE考试。杰米森发现,实验组学生的实际成绩比控制组学生平均高出65分。后来,杰米森又在一家社区大学补习数学的学生中得到了相似的实验结果。


一开始,你可能以为,关于焦虑的声明只是起到了让学生冷静下来的作用,从而减少了他们的压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杰米森的团队在模拟考试前一天取得了学生们的唾液样本以建立基线,在他们阅读这份声明后、做题前,又提取了他们的唾液样本,并检测唾液中有关人体“战斗-逃跑”反应的活化水平的生物标记。结果,阅读声明的实验组的压力水平明显比控制组更高。生物学上的压力是真实的,但它有着不同的心理学表现,并被转化成了积极的力量,从而提高了实验组学生的成绩。


寻找“平等”压力模式

你或许会喜欢体育比赛前的紧张氛围,而在面对书面考试时却觉得“麻爪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竞争面前却感受截然不同。参加考试是一种人们只关心最终结果的竞争。标准化测试缺乏可以缓解压力的附带好处——比如,你报名加入游泳队,当然希望游第一,但还有其他很多原因让你愿意待在泳池里,即便你是游得最慢的那一个。但高风险的考试不会消失,竞争也不应该消失。一些学者总结,我们需要更多的竞争,不过它们应该是不同类型的人都能公平享受的那种模式。

height=387
密苏里大学的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教授大卫和克里斯蒂·波尔金(David Bergin & Christi Bergin)研究参加数学竞赛的初中生。他们发现,这些学生几周内就能学会解他们正常学习一年后才会解决的问题,一些甚至做起了大学数学题。之前不喜欢数学的学生在加入竞赛团队后也发生了这种变化。知道自己将在观众面前与其他队伍竞争,学生们开始主导自己的学习。拼写比赛、科学展会、象棋比赛,这些都能给学生学习的推动力,即便他们知道自己的科学项目未必能赢得大奖,但还是会有表现自我的时刻。学术竞赛最妙的地方就在于,它们能平等地让“战士”和“忧士”获益。“战士”获得了他们大脑所适应的紧张感,“忧士”则可以从中可以慢慢适应压力。

1 of 1

同期杂志的其他文章

新发现 2013年6月刊
抗生素强强联手或适得其反

使用抗生素并不能简单地做加减法。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同时共用两种抗生素不仅没有加倍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

缺乏音乐细胞之说已有科学依据

先天性失歌症患者占总人口比例的2%~4%,主要表现为音乐能力低下,其中包括唱歌走调,对音乐产生厌恶,甚者...

被迫运动也能缓解焦虑和压力

先前的研究认为,运动较多的人更能免于压力导致的不适,控制感还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益。但被迫运动的人没有这...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换个地方,45°仰望天空

我知道你们这些科学粉不好“装忧郁”这一口,不过参与这次“望天”活动一定会让你觉得很超值。我们所谓的“...

囚笼•天地

虎被拔掉爪牙、捆绑在木板上供游人拍照;驯兽员对动物肆意鞭打;长颈鹿吞下游人喂食的塑料袋死亡……近期类...

炒豆角要不要盖锅盖?

由于缺乏对“热稳定性”的考量与意识,许多毒素的毒性被一知半解的人群借着网络的疯传,盲目夸大了。“炒豆...

龙之绝灭(一): 大灭绝的遇难者

我要向大家扼要介绍当前有关恐龙灭绝的理论,并讨论恐龙灭绝对现世的启示意义,从中我们可以读出灭绝恐龙和...

大设计

有没有想过,我们所身处的宇宙其本身,就是某个大设计的成果展?

科学政治学典型个案:台湾“核四”争议

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如有更多的电可用,就会用更多的电,以“未来需求”的名义,在眼下就对自然实施疯狂...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
关于我们 广告联系 订阅杂志 我要投搞 隐私政策
COPYRIGHT© 2005-2023 《漫旅 TRAVEL + LEISURE 》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021-33313788
美国版 亚洲版 沪ICP备1800194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