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认知偏差”
我们每天都在做决定、发表意见,并确信某些东西是铁板钉钉的,但我们或许并未意识到,一旦涉及统计与概然性分析,我们的心智往往容易出错——心理学家把这些错误称为“认知偏差”。换句话说,它们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不经意间犯下的错误。这意味着,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甚至包括数学家、经济学家与交易员——都仅使用到全部理性思维与推理能力中的一部分。虽然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孩拥有先天的语法能力(他们无须学习,就能正确地为主语、谓语和补语排序),但我们的数学与逻辑能力似乎并非如此。
究其原因,还是要怪我们的大脑。由于大脑无法根据一大堆扑簌迷离的信息迅速作出客观理性的决策,因此在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之时,大脑有时会将其中某些信息扭曲。结果造成我们(在紧急状况下)迅速作出的那些决定往往不合逻辑,甚至全然荒谬。对随机性的认识不足、过分简化实际情况、对事件频率的无知,以及刻板印象等,都是认知偏差的具体表现。随着对其了解的日益深入,心理学家已能越来越好地识别出各种认知偏差的状况。
难以克服的认知偏差
该领域最资深的专家之一、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指出,我们通常认为人类是“经济的动物”,但事实上,即便在处理经济与金融问题时,我们也很少作出真正理性的决策。根据丹尼尔·卡尼曼与其他心理学家的研究,我们最易犯的认知偏差有九类。尽管认知偏差几乎无法避免,但只要认识到这些现象的存在,就能降低它们的负面影响。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
“认知偏差”-以偏概全
科学地说,它的全称是“ 代表性启发法”。这种认知偏差令我们更倚重固有偏见,无视真正的统计数据,而将“ ...
-
-
“认知偏差”-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反映出我们是多么地易受影响。
-
-
”认识偏差”-患得患失
“证实偏见”会使我们想当然地相信某些事件的真实性。
-
-
”认识偏差”-证实偏见
“证实偏见”会使我们想当然地相信某些事件的真实性。
-
-
“认知偏差”-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的错误会使我们在讨价还价中处于劣势。
-
-
“认知偏差”-记忆犹新
“记忆犹新”的错误往往让我们把近期发生的事件错当成频发事件。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