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精神
近年来,很多独立制表师成立品牌,他们制作了不少有创意、有技术的作品,在拍卖会上一鸣惊人,获得收藏家的赞赏,一下子,独立制表成为话题。有人会问我,出现那么多独立制表品牌,看起来门槛不高,是不是生存环境很不错,只要进场就可分得一杯羹?
的确,行业的门槛并不高,只要10 多万瑞郎就能建立一个品牌,可以买机芯、表壳、表盘。当你尚未进入市场时,会觉得钟表业就像一块现成的奶酪,只要进去就能坐享其成;但事实是,当你制作出一款产品,只是完成了马拉松的头一公里,接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创建概念、塑造品牌等。
独立制表人要建立品牌并不容易。许多独立制表师为创立品牌寻找资金,确实会遇到对制表很有热情的赞助商,乍一看,可说是梦想成真了。不过很快,这些赞助商可能没有资金跟进了,想退出;或是有资金但不愿投入,因为需要投入比建立品牌更多的资金去经营品牌,他们觉得不值;或者愿意投钱,但会盯紧每一个运营决策,从投资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施加压力。说到底,商人还是以逐利为目的。我接触过跟多很多投资商,往往一开始都非常和善,但当公司运营达不到预期时,他们不是通过激励的方式让制表师更有创造力,而是不断施压,这样的运作模式对独立制表人来说只能是适得其反。
近两年出现那么多独立制表品牌,其实不是良性的发展,就我个人观点来看,独立制表的市场并不那么乐观,今后不少品牌会逐渐退出市场。整个2012 年,市场有88 家新的独立制表品牌成立,2011年是100 家,都不算少,我觉得这些品牌都很难熬过五年,其中20% 甚至可能在两到三年就撑不下去。其实历数成功的独立品牌并不多,只有少数几家能够长久存活,如Richard Mille 与法穆兰(FranckMuller)。其他多数都只是匆匆过客,今天有人投钱可以潇洒一时,明天或许资金就断了,得寻找下一个投资者。
我们的品牌由我和几位制表师一起合作,自己可以决定品牌的运作,同时非常严格地控制成本。机芯制造来讲,我们得到La Fabrique du Temps 两位制表师Michel Navas 和Enrico Barbasini 的支持,自己制作机芯,不用花费太多资金去购买;珐琅作品则找外包合作,普通表盘是找工坊制作,彩绘则请一位女珐琅师绘制。我们的作品以呈现精湛的传统工艺为主旨,复杂功能的钻研、机芯打磨的处理都非常讲究。比如Galet Classic 双游丝陀飞轮腕表采用双游丝结构,设计源自19 世纪的天文台计时器,性能稳定、精准度高,表底装饰同样夺人眼球,我们特与展窗设计师XavierDietlin 合作,使用他的观表放大仪(Watchzoomer)专门呈现表底风光。
当然,我们的产量不大,品牌的营销策略是针对小部分钟表狂热者与收藏家,由此,小产量就足够销售,也不需要投入太多资金铺天盖地地宣传。我们有自己的宣传方式,会不定期组织一些收藏家与钟表爱好者的晚宴,或是参加一些小型的展览。可能一场晚宴15个人,只有一两个是潜在买家,不过只要持续跟进沟通,就能转化成客户。独立制表品牌非常注重这些亲力亲为的交流方式,不同于现代商业模式,可能宣传面不够广,但建立的关系很牢固,是最直接的情感维系。有些独立制表师甚至还会和客户一起工作,一起制作表款,双方有着朋友一样的感情基础。
可以说,沟通是独立制表品牌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们不仅要做特殊表款与大品牌竞争,更要多花心思在“说”上,要懂得如何介绍自己的产品,如何跟潜在客户沟通。市场对谁都一样,没有客户会主动跳出来,需要自己去争取,不仅要会做,也要会说。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