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里昂,尽情吃喝才是正经事
想象一下这么两个场景。第一个是,约有100位星级大厨从世界各地赶来(他们餐厅所摘得的米其林星星总数超过两百颗,这么一群人简直可以照亮夜空),在大名鼎鼎的Alain Ducasse带领下,其中数位名厨共同料理一个晚宴。另一个场景则是,经过一年半的层层选拔,全球二十四个国家派出代表选手,各展所长,争相竞技,还有来自各国的拉拉队在旁摇旗呐喊,激动人心就如奥林匹克或世界杯,区别只是,他们比的并非体育运动,而是另一样同样需要耗费体力与心力的,烹饪。
对于好吃之人,犹如梦幻一般,可却是真的。促成这两事发生的,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法国烹饪界的泰斗保罗•博古斯(Paul Bocuse)。共聚一堂的名厨是为了向他致敬,场景二的根本就是他创立的与自己同名的顶级烹饪大赛。也正是这个机缘,我们来到法国里昂,在这个美食之都“最好吃”的时候。
里昂的美食盛会
这时节,里昂还冷得很,可天气倒是明媚,冷飕飕地走在晴空下,脚步声都是爽脆的。我们穿梭于索恩河西岸的老城区,中世纪建筑映衬着蔚蓝明净的天,大理石、螺旋梯、拱廊、花纹阑干,苍老而优雅。当地人晒着太阳,溜着狗,坐在街上喝咖啡,一如往常。可是,你知道,有一件盛事正在发生,几乎把全世界最厉害的大厨、最前沿的餐饮技术、最好的原材料都集中到这里来了。街头随处可见紫色的招贴,那个“嘴角上抹着一撮酱料小胡子的女人”揭示了答案:两年一届的Sirha国际酒店餐饮食品展。
我们搭乘崭新的T5轻轨越过青葱草坪,来到庞大的Euroxpo展馆。实在大开眼界,就像那个走进巧克力工厂的查理一样。甘香丰腴的伊比利亚火腿,气泡细密丰盈的香槟,意大利的小云吞,包装如香水瓶般典雅的橄榄油;有大厨端出刚出炉的披萨,也有人在展示披萨自动售卖机;这一边,红色机械手斟递啤酒还切浮沫动作行云流水,那边厢犹如巨大炮筒的绿色钢铁物竟是切蔬菜机;戴着巴拿马草帽的大厨花上一段长得令人打瞌睡的时间料理鹅肝,也有头发白得漂亮、系着花围裙的老爷爷递给你几片咸得舌尖到脑袋都发麻的腌肉;不远处,高大帅气的糖艺大师专注地制作出一尊精巧绝伦的糖艺作品,正看得瞠目结舌,咖啡的芬芳飘到了鼻尖,原来走到了胶囊咖啡机的展台。眼睛、鼻子、嘴巴一刻都不得空闲,更多的还是来不及看。从鱼肉蔬果到锅碗瓢盆,从侍应的服装到餐厅的装饰,从巧克力到运货车,与餐饮业相关的,一应俱全。
顶级烹饪比赛
最令人期待的还是要属博古斯世界烹饪比赛(The Bocuse d’Or)。就是我说的那个在烹饪界地位如同奥林匹克一般的大赛。比赛由保罗•博古斯于1987年发起并以他本人名字命名,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业界地位超然。这个时候务必要好好介绍一下博古斯其人了。
保罗•博古斯1926年生于里昂近郊,曾服务于数家著名餐厅,后接手了父亲的餐厅,并改用自己的名字当店名,Paul Bocuse餐厅自1965年以来,连续48年获得米其林三星,是迄今为止维持此荣誉时间最长的一间餐厅,至今仍是很多名厨心中的圣地。而博古斯本人更是法国国宝级的人物。他开办餐厅、创建餐饮培训学校、撰写烹饪书籍,一直积极致力于推动法式西餐的发展,还获得政府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
“发现一款新菜,比发现一颗新星对人类幸福的贡献更大。”这句名言,正是出自博古斯之口。当年迈的博古斯头顶高帽、颤巍巍地出现在比赛现场时,全场都站了起来,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那一刻我内心也激动极了,由衷地觉得:一名伟大的厨师,比一位巧言的政客对人类幸福的贡献要大多了。
中国代表队此次参赛的是来自上海的大厨孙剑平,他从全国300多个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区的冠军,其后又参加亚洲区的选拔,成功取得了四个席位中的一个,参加了这次在里昂的决赛,与其他二十三个国家的代表一决高下。我们好不容易穿越人群挤到他身旁,他正低头切菜无暇顾及左右,倒是在他身后发现一个熟悉身影:上届的参赛者施京申。他笑呵呵地过来与我们握手,原来这次他担任孙大厨的教练。随手翻翻他们准备的菜单,红底金字白描了竹枝,颇有中国风韵。现场拉拉队的呼喊声震耳欲聋,还自己做了旗帜、队服、化了搞怪的重彩浓妆,跟体育赛事的观众没什么两样。仔细巡了一圈,不见中国的,不禁有些失落。
比赛进行了两天,各国选手需要利用组委会事先确定的主料完成多道菜式。每届大赛都将由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亚洲在内的12位著名厨师组成大赛评委团,对参赛选手制作的料理进行仔细检查和品尝,从品相、气味、口味等细节逐一进行分析评判。最后中国队获得了第19名,三甲依次是法国、丹麦及日本队,冠军Thibaut Ruggeri挥舞着国旗在场上跑来跑去,激动得停不下来。这个比赛不乏牛人,有一位名叫Rasmus Kofoed的老兄,曾代表丹麦参加了至少三次博古斯决赛,2005年铜牌,2007年银牌,上一届终于夺得冠军才罢休。
认真吃喝才是美德
里昂是高卢古都、历史名城,又是壁画之都、教育重镇、丝绸之城,是国际刑警组织的总部,是写下《小王子》的安托万•德圣埃克絮佩里的出生地,也是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的地方。绿茵碧水的金头公园我们去过,在罗纳河岸悠然走过,乘缆车上了富维耶山丘,雨后踩过白莱果广场前的红土泥泞,老教堂、博物馆当然也不放过。这真是一座十分有法国旧日情调的城市。
可为什么更记得的还是,在露天座位上喝咖啡,太阳晒得眯缝起眼睛;比手画脚、言语不通地在bouchon馆子里要猪肠裹着切细了的猪肠的Andouillette吃;街角餐厅外热雾弥漫的Crêpe摊子,大叔将面糊一划拉一翻转,就成一张薄饼,看得馋死人,吃起来甜死人;市集上琳琅满目的芝士与渍橄榄,层层交叠的肉肠,阳光下的樱桃萝卜与洋蓟,买一只牛肉馅的脆皮肉饼和一只洛林咸派,走到卢米埃尔兄弟电影纪念馆里吃;最难忘的是那个饥肠辘辘的雨夜,地道馆子一间一间地问,始终满座,可开门那一刹惊鸿一瞥屋子里的温暖、热闹、喜气洋洋……里昂人的座右铭是:“工作中我们做自己所能做的,吃饭时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某次吃饭时我又习惯性地喂相机先食,一名食客隔着玻璃窗看到了,特地跑过来催我快吃,还义正言辞地说:法国菜之所以好吃,温度是很重要的。在这里,认真吃喝才是美德。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
京沪穗15家美味鱼料理餐厅
仓颉造字,鱼羊合而为鲜。鱼味之鲜美,自古至今,引无数人趋之若鹜。鱼肉鱼骨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是食补...
-
-
软黄金的前世今生
春来江水绿如蓝,千岛湖绝世的静谧与闲适令人向往,殊不知弥足珍贵的“水中活化石”鲟鱼也栖息于此,以探秘...
-
-
川西,让你吃“巴适”哟
汤清肉滑嫩的鸡豆花、麻辣烫嫩香鲜酥的豆腐、大渡河里的石爬鱼、高山雪水里刚捞上来的新鲜鳟鱼⋯⋯早春三月...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