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美味
好友向往汕头美食已久,在微信群组里发信息,央我安排去一趟。我回复:“马上安排,下月十号出发,请各人携伴出席。”有美食,岂能没有美女?
出发前,我让大家早餐吃饱一点,午餐就免了,准备晚上在汕头大吃一场。我很喜欢早上起来饥肠辘辘,很想吃东西那种感觉,所以晚上绝少吃夜宵。
到酒店入住后,五点半出发,到黄岗路坪西6座014号,传说中的这家海记牛肉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外的牛肉档。一张大铁皮台,上方一条横铁杆,用铁钩挂着不同部位的鲜牛肉,几位师傅在砧板上,按照服务员递过来的单子,不停地切肉,搁盘子上,然后让服务员拿进餐厅。切肉台设在门外,主要是方便不在店里吃的客人,来海记买鲜牛肉。
海记最大的桌子,只能容十人,我们十二人,分两桌坐。小店地方虽简陋,但卫生环境还过得去。说是小店,但其实近年已扩充不少,现在共有五十张桌子。每天晚饭时段,每张桌可以翻三桌,生意甚好。
汕头本地不产牛,牛都是来自云贵川等地。海记只选最健壮的。据郑宇晖老师介绍,每只牛只有约百分之三十的肉可以用作精选火锅料,其余的百分之七十,只能用来做牛肉丸。鲜牛肉最佳食用时间,是屠宰后三个半至四小时左右。海记的新鲜牛肉,色深红均匀有光泽,脂肪呈乳黄色,比起我们平时在外面吃到那些注水的冷藏货色,要好一百倍。
海记牛肉店斜对面,有一家小店招牌写着海记手打牛肉丸,从玻璃门看进去,一名大汉两手各持一根铁棒,很有节奏地敲打面前的大块牛肉。无论是面还是肉丸,手打和机器打,一定有分别。手打的有嚼头,够筋道;机器打的,咬下去只觉平平无奇。门外的海记牛肉档,放着一大盘自家手打牛肉丸,五十二块一斤,一斤约二十粒,还可以快递到全国各地。汕头有不少著名牛肉丸小店,不过据说最好的,还是海记。经理过来帮我们点菜,我说不用点了,每样都试试。
桌子上有一个电磁炉,炉上放一牛骨汤锅,里面还加了些白萝卜,汤清而不浊。先上来给我们热热身的牛肉丸牛筋丸双拼,放进汤里灼一会,入口一啖,大家都说:“果然够弹牙,手打的就是不同。”
开始上牛肉,每种一上就是三、四盘,视乎不同品种,每盘约八至十二片。先上来的,是统称嫩肉的匙柄和匙仁。匙柄就是牛肋脊部贴近胸部位,此部位较少运动,油花分布较多较细密。潮州话里“仁”,是中心的意思。匙仁,就是匙柄里最好最嫩的部分。
G君女伴S小姐,帮我们把牛肉放进汤锅里,灼几下,然后用大网勺捞起,大家一举筷便吃个清光。肉质嫩滑松软,有油香和一股清浓的牛肉味,有回甘余韵。如果面前有一片日本A5级和牛,一片海记牛肉,我百分百选吃后者。
接着上来的吊龙伴、五花趾、三花趾、肥牛、瘦肉里,我最喜欢吊龙伴,香、脆、嫩均衡。我问同桌的W小姐和我的女伴N小姐,她们也一致赞同吊龙伴最好吃。肉味最浓的,一致推举是瘦肉。
好友G君最喜欢吃的胸口,是牛前胸的一块脂肪,入口爽脆,油而不腻,有极浓的牛油香。他一人连吃两大盘,吃至满头大汗,体贴的S小姐连忙替他擦汗,羡煞旁人。
牛百叶和牛肚,新鲜的就是不一样,入口软嫩,不像平时常吃到的冷藏货色那么硬。
最后上一盘潮汕当地称条的,米浆味十足,放进锅里煮,把牛肉浓汤精华尽吸,人间美味,莫过于此。一顿饭下来,人均才一百块左右,便宜到发笑。
当大家都摸着肚子饱到不行时,我建议临离开汕头的那个早上,再来吃一顿,大家马上鼓掌叫好。
好吃的餐厅,就像跟有魅力的女孩子约会一样,还没结束,已经想着下一次。
作者卢健生拥有此文章之一切版权,只限在橄榄餐厅评论杂志登载。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