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餐厅-专栏 >> 会所探源

会所探源

文: 汪朗


如今市面上流行的许多“新事物”,其实都能在旧时找到其踪迹。比如会所。

何为会所,尽管人们对此多有议论,但似乎并无统一标准。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会所是“指某些住宅小区等设立的提供健身、休闲、社交、娱乐等服务的处所。”显然,这一定义并不全面,因为现时许多“高级会所”或“私人会所”既非住宅小区设立,提供的服务也不只上面几项,起码还要有好吃好喝,不然就得歇菜。

大体而言,会所,首先要有“所”,即固定的活动场所,不能四处打游飞,否则就成了流窜;还要有固定的活动项目即“会”,内容以休闲为主包括饮宴,因而商议国家企业大事的地方不在会所之列,属于政事堂、军机处、六部衙门或董事局之类。高级会所还有一项额外标准,就是参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高官富贾自然是上上之选,顶不济,也得有顶“青年才俊”、“社会贤达”之类的帽子,一般人等,是难入其门的。

以此三项标准衡量,中国早年间还真能找到“会所”的影子,虽则名称不同。三千多年前周代的“乡饮”便是其中之一。乡饮的全称为“乡饮酒礼”,这简单的四个字将会所的三要素囊括无遗。活动的场所,是当时的乡校;活动的内容,是饮酒吃喝;而参加者大都是有头有脸的地方名流。因为乡饮是官方审定的“礼”的一部分,而礼不下庶人是基本的准则。

乡饮酒礼最初的名目很多。乡校学生三年学成结业,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向上面推荐,要喝酒庆贺;一乡之中的贤者,要召集起来表彰一下,也要喝点小酒;乡里七老八十身体康健者,也要时不时由官员出面宴请一番,以示尊老敬老。各类乡饮的规矩不尽相同。像推荐人才的乡饮,往往还要举办射箭比赛,这在当时也算是士子们的必修课,耆老赴宴则免了这道程序,因为这些人不要说弯弓射大雕,连小鸡子都够不着,拿得动的只有拐杖了。

耆老吃饭喝酒的规矩是论资排辈,以齿为序。六十岁以上的可以坐着享用大餐,五十岁的只能站着伺候老者,自己过后再说。其伙食标准也随年龄而不同:“六十岁者三豆,七十岁者四豆,八十岁者五豆,九十岁者六豆。”这个豆,并非红豆黄豆黑豆绿豆,而是一种木制的礼器,在祭祀或宴会时用来盛放食物。按照常理,九十岁的老老头儿比六十岁的老头儿饭量要小,但是其“豆”却多了一倍,如此一来岂不要把老老头儿们撑坏了?不过,这等规定自有其道理,执政者把这些黑胡子、白胡子、花白胡子的老头儿们纠集到一块儿吃饭饮酒,主要是做给其他人看的,想在全社会提倡尊老敬老风气,至于这些人肚子的承受能力如何,并不在考虑之列。《礼记•乡饮酒义》对此说得很明白:“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不过,要保障国家安定,仅仅找老头们吃两顿饭未必够用,还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更有效些。

乡饮酒礼存在了几千年,直到清代中期才算完结。其原因很简单,政府没钱办这项活动了。道光二十三年清廷下令:“各省额设乡饮酒礼银两一款,嗣后全数解司预拨充饷。”道光二十三年是公元1843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打了败仗的朝廷压缩其他开支以加强军备应对强敌,也属无奈之举。同一道诏令还明确指出:“如各属有愿循故事以崇礼让者,即由该地方官捐廉备办,仍照例于年终各属充乡饮各宾姓名、年岁、籍贯,汇册咨部。”让官员自掏腰包倡导礼教,其后果不必多说。

其实,乡饮虽属公款吃喝,但支出很有限,一个州县,多的时候一年不过二十两银子,少的连一两都不到。例如地处陕南山区的镇安县,由于文教不昌,长期不曾举办乡饮,后来此地来了一个名叫聂焘的新县令,在乾隆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十八年连续举行乡饮酒礼,每年“春秋两次乡饮额共开销地丁银三钱四分零。”虽然花钱不多,但此举对改良社会风气发挥了很好作用,因而聂焘的事迹还被载入县志。据推算,清代全国各州县一年乡饮酒礼的开销也就是四、五万两银子,朝廷连这点儿“芝麻”都不放过,这日子确实快到头了。

除了官办的乡饮外,中国过去还有不少民办的会所,唐朝中期由新科进士发起的“曲江宴”就是一例。曲江宴其实是一系列宴饮和联欢活动,包括谢师、大相识、次相识、小相识、闻喜、樱桃、牡丹、月灯打球、看佛牙、关宴和湖上泛舟、雁塔题名等各种名堂,因其举办地点多在长安东南的曲江岸边,故名曲江宴或曲江会。每年二月,是录取进士的放榜时节,参加科考的两千多名举子,能成为进士的只有三十人左右,这些人从此有资格进入宦途,当好官或是当坏官,发大财或是发小财,自然需要好好庆祝一番。

新科进士举办宴饮的地点通常在曲江旁的杏园,因而也称“杏园宴”。 唐代的刘沦写过一首《及第后宴曲江》的诗,内云:“及第新春造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雾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附芳洲。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阳香车似水流。”其中便明确指出了进士宴饮的地点。杏园宴又称探花宴,因为其间要推选两名年轻英俊的进士充当探花使,骑马遍游曲江附近乃至长安各大名园,寻觅名花并采摘回来,供大家欣赏品评。看来当时的进士还很正统,因为所探之花还是花,并非别的名堂。

唐代还有专门机构操持新科进士的宴会,名曰“进士团”,团里有首领,还有自称“所由”的帮办。所由,本来是唐代对府县一级官员的别称,不料却被这些操办吃喝玩乐的杂役盗用了。不过这也可以理解,这些进士日后不少人都能挣蹦到地厅级、省部级甚至更高位置,弄几个山寨版县团级的杂役当差服务,也不为过。

综合来看,曲江会所具备的基本要素,已经十分接近今天的高级会所:有固定的举办场所——杏园,有固定的休闲活动——饮宴娱乐,有限制严格的会员——新科进士,还有操办活动的专门机构——进士团,只是当时似乎还没有入会费一说。

据记载,曲江会的活动一直要持续数月,从初春直到仲夏,待到朝廷正式把新科进士们分配到不同工作岗位后,才算结束。由此便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些候补官员几个月中的吃吃喝喝,谁来买单?有学者考证,其中的闻喜宴是由朝廷拨款举办的,以奖掖这些出类拔萃的学子,另外皇上有时还会将自己吃的红绫饼赏赐给进士们尝鲜,每人一枚,再吃没有。其余宴饮娱乐活动,则由进士们“醵资”举办,即自掏腰包打平伙。由此又产生了一个问题,几个月的吃吃喝喝,花销绝不会少,新科进士是没有薪俸的,尽管其中可能有官二代,能够由老爹付款,但毕竟还会有家境贫寒者,他们的花费从何而来?是由进士团垫付,还是有什么“官场接班人风投基金”提供资助,日后再还?弄不清楚。

古往今来的许多事情,想要弄弄清楚都不那么容易。

1 of 1

同期杂志的其他文章

橄榄餐厅评论 2013年6月刊
绅公馆:丁香家宴私房上菜

丁香家宴深藏于绅公馆主楼二层,仅以7 间私密厢房迎客。只接受预定,不设菜单,以当季时令甚至当日限定的新...

怀石探微

“怀石”与“会席”,在日文中音同字不同,其中“怀石”在海外的接受度和知名度更高。每套怀石通常包括九至...

马来西亚美食闪亮SIAL展

在刚刚结束的SIAL食品展上, 马来西亚美食展区受到了广泛关注。 此次来华参展的马来西亚商品有三大特色: ...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香港的美食

每个月都去香港。对我来说,香港早就从“购物天堂”变为“美食天堂”了。从早餐吃到正餐,从潮州菜吃到广府...

淮扬菜的牢骚

清明前,朋友从江阴运来几条冰鲜的刀鱼——据说今年高档宴请少了,这几年日益金贵的江刀居然便宜起来——不...

人间美味

好友向往汕头美食已久,在微信群组里发信息,央我安排去一趟。我回复:“马上安排,下月十号出发,请各人携...

土耳其山城民家午餐

东地中海游轮之旅,航程横跨希腊、土耳其、以色列、塞浦勒斯等国家。其中,土耳其算是我格外难忘的国度。

破土之花——蜂斗菜

茶园原有很多蜂斗菜,菊科,蜂斗菜属。茶园里凡菊科植物难除,盖因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拔除不尽,留根还生,...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
关于我们 广告联系 订阅杂志 我要投搞 隐私政策
COPYRIGHT© 2005-2023 《漫旅 TRAVEL + LEISURE 》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021-33313788
美国版 亚洲版 沪ICP备1800194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