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与桑葚的爱恋
桑葚是低调的。它没有杨梅的“光环”,也没有草莓、树莓或蓝莓的“众所周知”,但它却真实地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比黑莓小、比草莓深,比两者的口感都更加浓郁,或许很难用言语来形容桑葚,但它却的确能在餐盘上发挥无限潜能。
桑葚也是小众的。鉴于它的纤细,运输非常困难,因此世人对它的知晓度不甚了了,甚至在超级市场的货架也很难找到桑葚的身影。时令、本地、难以捉摸的食材——桑葚,正是我所要寻找的。
在回到上海之前我就知道桑树——喂养蝉宝宝、吐丝结茧以孕育出丝绸之路的那颗树。这是教科书里的一个名字。待我回到上海,才真正见到它的果子——桑葚。
那是2010年的春天,走在乌鲁木齐路上,我真正的目的是振鼎鸡门口的山东煎饼(推荐,很好吃!),路过菜场门口的水果摊,一簇簇深紫色的水果跃然在我面前:用黑色小篮子装着的、闻上去有黑色浆果和青草气息的——桑葚!
如果你们不是很了解我,我自认是一个贪婪的吃货和买家。在尝了一口桑葚后, 我一下子买了20盒,决心要玩出点花样来,不能让白白错过了这个好时节。
我和桑葚的亲密接触,从挑拣开始。如果你不曾清理过桑葚,我要提醒各位:务必要带手套 ——20盒桑葚把我的手指染成紫色,花了3天方才褪去。或许这就是美味的代价。
当然,应季的桑葚已是100%的美味水果,填充入派饼或挞饼中也是不错的选择。在我所翻阅的西餐料理食谱中,桑葚更多地用于甜品。鉴于时令的短暂,桑葚也可以制作成完美的果酱和果冻,就像其他的莓类水果一样。
当要为专栏设计一道菜时,我选择避开传统的甜品,因为我的甜点师Tony比我专业太多了。于是,我决定专注于一道能体现桑葚滋味的主菜。
主角为乳鸽两吃,以土豆泥和鹅肝为配菜,将桑葚和柠檬皮、糖一同浸渍后作为酱汁。
我选择了乳鸽两吃,以土豆泥和鹅肝为配菜。将桑葚和柠檬皮、糖一同浸渍以提升其口感,再加入香菜和芥末籽以添加些许香料的气息,以此制成酱汁——浓郁、丰富而平衡的口感,正是我回到上海所寻找的味道。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