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主题游-探险 >> 天路纪行

天路纪行

文: 徐滨

alt

茶卡盐湖的静与镜

从橡皮山垭口下山的路,对SRX这样的车自然毫无压力,倒是不时看见轮胎处冒着白烟的重型卡车停在路边。这是因为山路蜿蜒,重型卡车由于长距离下坡,刹车温度过高,为了避免刹车失灵,需给刹车系统淋水降温,水遇热蒸发,轮胎处的水蒸汽不断向外冒腾。

关于橡皮山,还应该写上几笔。橡皮山是中国海洋性季风气候和高原性气候的分水岭。每年的太平洋季风翻越日月山以后,在青海湖释放完所有能量,再也无力越橡皮山半步,所以,山东,绿草茵茵,繁花似锦;山西,则是荒凉的戈壁景象,骆驼刺是路边最常见的植物。

翻过橡皮山,便站在有中国“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边缘,海拔高度也一路走低。车队还在公路上疾驰时,先是远远看到一道白线,然后白线越来越宽阔。这样的出场方式,让所有人的心都飞向了那里,领队适时地在车载电台里告诉大家,那片白色就是下午要去探访的茶卡盐湖。

吃罢午饭,太阳依旧执拗地藏在云层后面,这让每个人都有些无可奈何,尤其是摄影师们。车队在盐湖边停下,脚下铺陈着盐粒,就像踩在沙滩上。要深入盐湖,必须换乘窄轨小火车。简陋的车头拖曳着更简陋的车厢,铁轨因经年受盐分腐蚀,显得锈迹斑斑。据说这里的铁轨最多五年就需更换,更换下来的铁轨及枕木,就搁在一旁,时日久了,居然酝酿出一种带点颓唐的美感。

小火车微微晃动着,把我带进茶卡盐湖的深处。尽管周遭的温度提醒我并非置身冰雪世界,但周遭那一片白茫茫的景象还是让我产生“雪盲”的错觉。波平如镜并不是一个很贴切的形容词,因盐湖根本就没有一丝波动,过去不曾有过,未来也不会有,那种安静到了极致的感觉甚至让人窒息。

走了约15分钟,火车停下,所有人下车。前方还有路轨,但不再向游人开放。火车头径自变轨,到了原本车尾的位置重新挂上车厢,等候着去盐湖里撒欢的人们。好些人迫不及待地脱去鞋袜走进盐湖浅水处,没什么人会担心安全,厚达80厘米的盐壳漂浮在10到20米深的卤水上,每平方米可承受43吨的巨大压力;氯化钠含量高达94%的湖水,浮力甚至比死海更大,所以万一掉进湖里也不用担心会淹死。安静被我们打破了吗?也许。只是倒映着周遭苍山白云的盐湖,镜一般的湖面未见一丝细纹。


alt

沧海桑田贝壳梁

从都兰驱车一小时左右,便到了香日德镇,这个镇子因班禅行辕和创造过亚洲小麦单产记录而闻名遐迩。穿过香日德镇,凯迪拉克SRX疾驰在公路上,也许这是整个旅途中开车最为惬意的路段了。道路非常直,经常开10几分钟,都不需要动方向盘修正方向。109国道在我的视线里向着远方无限延伸,道路两旁是完全的戈壁地貌,广袤的土地上只生长石砾,除此以外,只有骆驼刺还能倔强地生长。间中停车休息时,人们下意识地聚拢在车身周围,就像古代驼队商人那样倚靠在骆驼旁。

午餐在诺木洪农场吃,我吃到了一路走来最好吃的一盘羊肉。诺木洪农场是人工建设起来的绿洲,现成为中国最大的枸杞生产基
地。从诺木洪出发,一路向北,在一条几乎完全靠车辙才辨认得出的简易路上行进了30千米,终于进入柴达木盆地的腹心地带。这里现在是典型的盐碱戈壁,但亿万年前,曾是汪洋大海。

贝壳梁就在这片荒野中,一座长约两公里,底部宽70米,顶宽30米,高5到10米的山梁,全部由层层叠叠的贝壳和沙砾堆垒而成。远古时期由于地壳抬升,柴达木盆地在漫长的地址演变时期从海变成了湖,在无数次旱风与干燥的交替中,湖面逐年缩小,泱泱大湖渐渐干涸露底,生活在湖中的贝类为求得生存转向中心水洼。诺木洪北面一带是盆地最低洼处,贝类们成群结队涌来,在古河道上越积越多。随着最后一滴湖水的消逝,贝类最终全部死亡,只留下贝壳叠成的堤墙。

时光以纵行的方式,将上亿年前的土地、十几万年前的生命与当下的我们联系在一起。

height=369

18个小时和827公里

从贝壳梁离开以后,车队开始向格尔木驶去。格尔木是青藏公路的起点,也是青藏铁路的重要枢纽,109国道从这里开始才真正可称为“天路”。在格尔木好好休息一晚,充分养精蓄锐非常有必要,因为接下来,车队将在一天之内行进827公里,直接抵达那曲。海拔更将从2800米一下跃升至平均4000米,其间还将经过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

车队里的所有人都早早起床,7点半不到,所有车辆的引擎都已发动。出格尔木市区不远,便经昆仑山门,左右两侧分别镌刻着“巍巍昆仑”和“万山之祖”,气象不凡。车队一路向上,天气并不太好,甚至飘起小雨,李社长告诉我们这是“地形雨”,是山上的冷云团遭遇盆地的暖湿气团后形成的雨水。道路两旁每间隔1米,就有一座小土堆,不明白是做什么用的。询问领队后得知,这些土堆是为了在公路发生翻浆时,紧急抢修所备的材料。青藏公路从昆仑山口到唐古拉山口的这段路,基本上是沿着可可西里东沿而行,在合适的时间,你甚至有可能看到藏羚羊大规模穿越青藏铁路和公路迁徙的场景。可惜我们晚了几天,今年藏羚羊的大规模迁徙已结束。不过车行一路,我们还是先后观察到三五群藏野驴、一两群藏羚羊以及若干群藏原羚,最近的一群藏野驴,距公路不到10米,对我们的拍摄,一点都不在意,自顾自忙活着。有着丰富拍摄野生动物经验的老蔡建议我们说:“拍摄野生动物不要下车,它们看见四个轮子的不会跑,但你只要一下车,它们看见两条腿站着的,立刻就有多远跑多远。”

当车队到达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垭口时,原本担任我们一号车驾驶员的队员开始产生高原反应。感觉还算良好的我,接手驾驶工作。从上午10点多,走走停停,一直到下午2点半,车队停了下来——前方道路施工,过不去。车队工作人员上前打听,原来正在埋设管线,大概还需3小时才能结束。是等待还是下公路,走便道绕过施工区段?一合计,走便道。一路上,SRX尽在铺装路面上撒欢,现在可要看真格儿的了。

所谓便道,其实并无现成的路可以走,其实就是地上的一些车辙印。施工路段下方是一片河滩,遍布鹅卵石,河滩西面是一座小丘,约有20°坡度,正好有辆小车陷在坡上动弹不得。其他车要通过这里,只有从河滩岸边一条临时土路通过。但路很窄,而且还崩塌了一大块,唯一的办法只有把这条路再拓宽些。

在海拔4000米朝上的区域,体力活真心干不动,车队几乎所有人都排着队过来铲土,绝大多数人挖个两三铲就得去一边躺着喘粗气。好在人多心齐,不一会“道路拓宽工程”就顺利“竣工”。为避免发生意外,车队里的专业司机负责把车开过这个关口。然后稍事集结,SRX逐次前进。

尽管最危险的关口过去了,但由于便道本就是一条泥泞的土路,绕行便道的越野车早把路面“祸害”得高低不平。作为一号车的司机,我一边小心选择前进的路线,心惊胆战地听着地上的石块剐蹭底盘的声音,一边暗自祈祷能平安无事。好在凯迪拉克SRX作为一款城市SUV,越野性能也相当给力。一番努力开到公路上,我第一时间趴下去检查底盘情况,很好,什么事都没有,顿时一颗心放回了肚子。

车队重新整装出发,时针已指向4点,还有一多半路程要赶。经过沱沱河大桥时,从格尔木一路陪伴我们的杨欣老师跟我们道别,他将继续留在长江源观测站,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做努力和贡献。而我们则将继续行进,前方,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正在等待我们。

也许是因为激动,也许是因为感动,也许是因为专注,也许是因为之前干完体力活的后遗症,我这时渐渐感觉自己产生了高原反应。和同车另一个哥们头疼欲裂不太一样,我的高反症状是乏力、想睡觉、有点喘。在停车休息的间隙,老蔡坐上了驾驶座,成了一号车今天第三位司机。老蔡之前多次到过西藏,甚至还在珠峰大本营住过一段日子,所以他的高原反应是一车四个人当中最轻微的。

越来越接近唐古拉山口,道路两旁的积雪也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弯道也开始多起来。头车不断在车载电台里提醒前方有会车,那些刚刚翻越唐古拉山口的重型卡车似乎挟带着山口处亘古不化的冰雪呼啸而下,即使坐在车厢里,车窗紧闭,我也能感到一种无可阻挡的气势从身旁掠过。快9点钟,车队终于到达唐古拉山口,领队提醒各车都不要熄火。这时,天还微亮,车外温度只有零上1℃,赶紧抓起相机下车拍了几张照。公路旁终年覆盖着冰雪的山峰被夕阳镀上一层金属般的光泽。一块写着唐古拉山口及海拔高度的石碑,被途经此地、“豪情”顿生的过客们写满了字,仔细一看却净是些类似“到此一游”的无聊文字。

在这个山口,居然还有一户藏民居住,就在路边搭起一顶帐篷,进门处用汉字和藏文不太工整地写着“茶馆”、“小卖部”的字样。有队友从车上拿了不少零食塞给从帐篷里出来,好奇打量着车队的孩子。小朋友怯生生地接过零食,小脸上露出欢喜的表情。翻越垭口以后,天渐渐暗了下来,但不是直接转成浓重的暮色,而是带着一抹蓝色。青藏公路没有路灯,天上云层也厚,遮挡了满天星辰。公路两厢夜色深沉,压根看不见任何景色更迭,全赖车轮摩擦地面的声响可证明我们并非原地不动,如无遇到会车,车队似乎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存在。整个车队犹如用灯光联接起来的一列火车,随着头车发出的提示,偶尔扭动一下身躯,躲开路面上时不时出现的坑洼。随着时间推移,车载电台里不再像早晨刚出发时那样热闹,偶尔有人提问,语气里似乎也带上些惊扰到旁人的歉意。

靠边停车小歇的时候,车队里的姑娘说去“唱歌”(户外活动中对上厕所的雅称),领队一再提醒她们别离公路太远,撞见狼或熊还只是小概率,但四下里黑咕隆咚的,谁知道会不会一头撞上正在啃吃夜草的牦牛——还正好是黑色的。出于行车安全和道路限速的要求,车队并不能把车速提得太高。凌晨1点半,前方开始出现路灯的灯光,终于到达那曲。

2 of 3

同期杂志的其他文章

2012年10月刊
神秘斯洛文尼亚

斯洛文尼亚地处欧洲中心,这里山水交映,到处可见城堡、酒庄、静谧酒店和地中海沙滩,至今仍是一片未名的净...

沙漠双城记

Palm Springs这座沙漠之城流光溢彩,魅力无限,其北部的波西米亚文艺城镇与之交相辉映。David A. Keeps带我...

2012悦旅中国旅行奖——旅游目的地/航空公司/邮轮公司

2012悦旅中国旅行奖揭晓了,经过资格评审、读者票选、专家评选和编辑最终审定等环节,到了我们每年一度为大...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沙漠双城记

Palm Springs这座沙漠之城流光溢彩,魅力无限,其北部的波西米亚文艺城镇与之交相辉映。David A. Keeps带我...

星光满布肯尼亚天空

就近取材,节省能源,注重和当地环境融合。在肯尼亚,即便是再高端的度假酒店,也肯定是茅草覆顶,而酒店里...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
关于我们 广告联系 订阅杂志 我要投搞 隐私政策
COPYRIGHT© 2005-2023 《漫旅 TRAVEL + LEISURE 》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021-33313788
美国版 亚洲版 沪ICP备1800194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