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ricanWest永远的牛仔
谁都认识的牛仔比利
在丹佛市,每年春天都会举行盛大的畜牧节,来自美国各地的牧场主带着自己最出色的牲口来参加比赛和交易。比赛是比谁家的牲口最漂亮,最符合标准牛羊的形象,能为人类提供最养眼的视觉效果和最养胃的烹饪结果。畜牧节的主场地设于70号州际公路边那座巨大的拱顶建筑里,主场地外还有大片牛栏,平时空空如也,像是座被废弃的巨大牧场,但到了畜牧节,无数装满各种牲畜的拖车源源不断地沿着州际公路从落基山的东西南北汇集到这里,场地里马嘶牛叫,这几周热闹非凡。
我走进场地,东张西望地观看着各种大大小小的牲畜。长着锐利长角的德州牛,浑身雪白的羊,通体乌黑的肉用牛。奎特马长得敦实,显然是干活的好手,花马毛色斑斓,体型修长,用来骑行一定非常潇洒。场地里还有无数牛仔,大都穿着粗帆布工作服,难得有几个穿着齐整的,定是去主场地参加展示。
天上正飘着小雪,丹佛是著名的英里高之城(MileHighCity),海拔1600米,空气很干燥,但冬天的风夹着雪劈面吹,依然冷得刺骨。正打算走去主场的屋子里去避风,眼前出现的场景让我停住了脚步。几位牛仔正将几匹野牛从18轮大卡车上赶下来。野牛巨大的个头,性格倔犟,牛仔们用长杆戳赶着,每下来一匹,都会听见牛仔们大声吆喝,伴着野牛沿着木栏栈道怒气腾腾的蹄声,场面很是壮观。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牛仔比利。在诸多的牛仔里,他的打扮尤其引入注目。那顶牛仔们都从不离开脑袋的牛仔帽脏兮兮积满了尘土,一件显然穿了很多年的羊皮坎肩到处开花,原本该是白色的羊毛已经成了灰褐色,衬出落在上面的洁白雪花。
我静静地看着他们卸完野牛,将栅栏门关紧,走上前去和比利打招呼。人与人的缘分实在是很奇妙,比利是个真正的牛仔,性格开朗豪爽,一见面就让人觉得轻松和踏实。从他的野牛聊起,说到他的牧场,说到牛仔生涯,我们从风雪交加的场地聊进了酒吧,到几个小时分手时,我们已经好像相识多年的朋友。自然,他给我留下了圣路易谷的牧场地址,让我去那做客。几周后的一个下午,忙完了手头的工作,我开车出发,到达圣路易谷他说的地方附近时,已是半夜,于是出现了刚开始时的那个场面。
圣路易谷在落基山的环抱中,说是山谷,海拔却有2000多米。谷底平坦,有着周围雪山融水的终年浇灌,是西部开发时的科罗拉多最早有白人定居的地方。最早的开拓者无论是农夫还是牧人,都各自圈地为营经营起老本行,于是山谷里有农庄也有牧场,大片农田和草场交替着,100多年,各自相安。停车的地方紧挨着一片农田,夜色里能看见田中两点车灯,是农夫正在赶夜工犁田。
显然,我不是第一个在这里迷路的人。在畜牧节聊天时,比利告诉我,这地方按门牌找地方几乎没可能,如果迷路,随便问个当地人,就一定能找到他。夜深人静的绝望里,有个当地人开着拖拉机从田里摇摇晃晃地向我开来。拖拉机在路边熄火,一条高大的汉子从上面蹦下来,不等我开口就问:晚上好,你找谁?我报上了比利的名字,汉子哈哈大笑:“牛仔比利,这地方谁都认识他”。汉子指手画脚,如此这般,果然,又开了将近20公里后,我找到了牛仔比利的家。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