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旅游攻略-出游攻略 >> 世俗之城耶路撒冷

世俗之城耶路撒冷

文: DaphneMerkin  | 图:Anders Overgaard
耶路撒冷的新生激发了1965至1993年任市长的Teddy Kollek(他常被称为“希律王之后耶路撒冷最伟大的建设者”)的灵感。他上任后最初的计划之一便是建设Israel博物馆。博物馆占地54万平方英尺,是全国最大的文化机构。1997年起任馆长的James Snyder告诉我:“Teddy在1965年就决定要建座国家博物馆,而且要在短期内媲美全球各大博物馆。”近期,该博物馆斥资一亿美元进行大刀阔斧的整修,2009年七月重新对外开放。

来Israel博物馆之前,Snyder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作了22年,他和别人会面多半都在博物馆内。“如果博物馆建在特拉维夫的话,我不确定自己会不会过来。”Snyder说耶路撒冷“动荡不定的社区结构”有股国际化的味道,是特拉维夫所缺少的,而这也正好反映在博物馆近五万件无所不包的展品中,远至公元前12世纪,近有Damien Hirst的作品。我们一起走过设计精美的珍本馆藏部,馆内藏有世上最古老的文献《死海古卷》。接着,Snyder让我独自参观Billy Rose艺术花园。花园的设计者是日裔美国雕塑家Isamu Noguchi,亨利•摩尔、Claes Oldenburg、Menashe Kadishman、奥古斯特•罗丹等雕塑家的作品,与充满戏剧效果的耶路撒冷相映成趣。

不过,在耶路撒冷能获得的最丰富的体验也很简单,除安息日外每天都能经历,只要有精力讨价还价,有眼力发现好东西即可。对了,我说的就是迷宫般的露天集市Mahane Yehuda(也叫“shuk”),在Jaffa路和Agrippas街中间。它总是人满为患,就算前一天发生过恐怖袭击也不例外。(2000至2005年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期间,集市曾有过多起爆炸,现在每次进入都要安检。)越接近周末,集市越拥挤,到星期五下午,价格会便宜些,学生和当地工作的外国人就会来淘便宜货。

集市始于上世纪20年代,明快的节奏、鲜艳的色彩、喧闹的场景,让人精神振奋,又让人有些疲惫。几百个货摊和店铺卖蔬菜、水果、鱼、肉、烘焙食品、糖果、鸡蛋、家用电器、化妆品和犹太文物。近10年来,它变得摩登整洁了:地砖代替了石子路,设了些室内座让人可以吃些东西。有对格鲁吉亚来的兄弟开了家很抢眼的小店Babar,供应世界各地奶酪及各种以色列葡萄酒和橄榄油,有七种橄榄油产自以色列农场。明争暗斗的香料摊主会舀些蒸粗麦粉让客人比较,而葡萄则饱满得看起来不像真的,还有活蹦乱跳的新鲜的鱼儿(所有鱼肉都是犹太食物)。诱人的香味、生动的画面,看到各个种族的摊主迫切想做成买卖的那股劲儿,看到各个族裔的顾客想以最好的价格把最新鲜的土耳其芝麻糖带回家的那股劲儿,你会感到,中东和平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倘若在城里逛久一点,与合适的人多聊聊,耶路撒冷的故事就会层层展开,你自然也会了解到各种有趣的秘密。耶路撒冷最美的风景(还有最好吃的Sacher蛋糕)在旧城区的Austrian Hospice楼顶。以色列最出色的电影学校Sam Spiegal Film & Television School(共有超过15家电影学校,够惊人的了)就在耶路撒冷。最老于世故的当地居民,如每周两天开车去特拉维夫大学教授文学课的著名电视记者Emmanuel Halperin,最常拿来和耶路撒冷相比的城市是巴黎。“我认为巴黎人如果过来,不可能住到以色列其他地方,”Halperin说。“特拉维夫一直想成为大熔炉,它的文化是融合的。可世界性并非不同源的文化混合在一起创造一个新的产物,应该是不同民族的共存,这才是世界性。耶路撒冷是真正世界性的城市。在陌生的人群中,你完全可以我行我素。”

一天结束了,耶路撒冷和其他城市确实不同。它的历史,或如Halperin所说的“岁月的沉重感”,可以暂时忘却,甚至好几个星期都不用去在意。可突然,在某些地方,某些时候,它又重新萦绕你的心头。有时,你会听到基督教青年会飘出一流的弦乐四重奏;会去Khan Theater看新出的戏剧;你会走过脏兮兮的老城街头,看附近居民整天泡在小咖啡馆里,一边喝茶、喝黑咖啡或茴香做的arak酒,一边玩双陆棋或打牌;或在Sofia精品店挑选以色列设计师设计的独此一件的服装。但有时,当你眺望山坡上的夕阳的时候,会觉得这地方已经给你施了神奇的魔法,这魔法既有过去又有现在,既有紧张又有慵懒,既有暴力又有宁静。
//

3 of 4

同期杂志的其他文章

2011年3月号
2011全球创见大奖

旅行是推动变革的强力引擎:它会促进保护环境、传承文化,又可改变生活。今年,《T+L》再度表彰那些通过旅...

2011年美国旅行指南表单

如今,厘清旅行词汇比往常更具挑战性。《T+L》列出重新定义当下旅行方式的几个要点,从航班、酒店至网络及...

海上24小时

Cunard邮轮公司新船“伊丽莎白皇后号”(Queen Elizabeth)的处女航船票在短短29分钟内即告售罄。《T+L》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11年美国旅行指南表单

如今,厘清旅行词汇比往常更具挑战性。《T+L》列出重新定义当下旅行方式的几个要点,从航班、酒店至网络及...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
关于我们 广告联系 订阅杂志 我要投搞 隐私政策
COPYRIGHT© 2005-2023 《漫旅 TRAVEL + LEISURE 》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021-33313788
美国版 亚洲版 沪ICP备1800194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