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每月推荐-默认分类 >> 创意,武林新事

创意,武林新事

文: 钱成熙  | 图:庄方
杭州不满足于西湖带给它的荣耀。那是祖先的遗产,而非今人的创造。它行动起来,投身于一场创意游戏。 官家 那天晚上寒风凛冽,而我们正酒酣耳热,从京杭大运河末端的“水御兰亭”餐厅钻出来,打算再找个地方挥霍夜晚。杭州市政府在京杭运河上颇费了一番心思,河两岸是新造的仿古建筑群落,此刻亮了灯,波心微荡,有些秦淮河的味道。当晚的东道主陈向文往灯光后的黑暗里指一指,告诉我们他的“浙窑陶艺公园”就在那儿,不过此时他更乐意做诗人任轩(他作诗时的笔名),而不是创意园区宣传员,于是带领我们跳上一辆出租车,赶往他在文二西路上的小酒吧。“所有的杭州诗人都在那里,或者快要到那里了。” 酒吧名叫“今天”,隐晦地表明它与北岛和诗歌之间的某些关联。楼下墙壁上写满诗歌涂鸦,或者叫做醉话也不为过,诸如:今夜/这就是我们的梁山/山上种满诗篇。或者是:城市的半个月亮/此刻在山中生长。 这些涂鸦间挂着著名当代诗人的照片,任轩的夫人巧巧一边引我上楼,一边像介绍熟人一样指点照片,这是北岛,那是舒婷。忽然转头审视我:他们你应该都认识,对吧? 楼上已然是一个诗人小沙龙,芒克的年轻妻子也在座,而新的诗人们也正在陆续赶来。他们喝啤酒,玩骰子,也讨论他们刚出版的《野外》诗集。这些现在看上去有些玩世不恭的人白天其实另有身份,而且或多或少都和创意产业有关。比如刚才想要试探一下我是否够格混入这个诗人聚会的巧巧,她的工作是杭州新建的刀剪剑博物馆的新闻联络人。 陈向文的浙窑,或者是巧巧的博物馆,都是杭州城北的拱墅区发展创意产业远大理想中的一部分,思路是像德国重新利用鲁尔工业区一样,进行工业遗产改建,保留原有的厂房。拱墅区是杭州市传统工业区,是杭州这温柔乡的一个异数,如今闲置的大批厂房倒使得这里在市中心前抢得先机。区政府创意办的宋云很乐观,鲁尔区可没有京杭大运河,而拱墅区大多数厂都沿河而建(我猜其实是为了排污方便,歪打正着),天然具备了旅游的资本。如今运河改造项目如火如荼,运河博物馆建立了,豪华游艇也开进了河道,而“创意园区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她没有说出口的画外音可能是,更能提高周边地产的价格。 令人乍舌的是,拱墅区那名叫“运河天地”的创意园,实际上包含了七个园区。诗人夫妻那两个听上去传统的园区也都栖身在巨大的厂房里。浙窑陶艺公园的前身是运河边的石祥船坞,公园总策划兼陶艺家司文阁的工作室占据离运河最近的一个空间。窗外是大运河不时卷起的半尺浪,来来往往的船只在开阔的视野下几乎触手可及。工作室地上,铺着透明的厚玻璃,一根根方形的硕长钢架在玻璃之下、地面之上横亘着。司文阁说,这些长钢架是修船时用来架船的,就像修汽车的车桥。 我去浙窑的时候赶上了美院的陶艺学生在这里举办第一次创意美集,学生们从象山校区赶来,将自己的杯盘碗盏小心陈列。大约是继承了一千年前“越窑”的传统,这些作品大多是光润的青瓷,价格亲切,一个小杯子大约20元。而此刻他们的前辈,从美院陶艺系毕业的师兄师姐们正在他们身后的作坊里工作,创作一些更复杂的艺术品,并对“小孩的练摊”不感兴趣。 不止是拱墅区一家在运作着创意园区的主意,整个杭州要把自己打造成“文化创意中心”。中山北路是杭州未来蓝图上的“秋叶原”,这个宏伟计划的目标包括将中山北路建造成 “创意文化产业CBD”。不过,如今改造工程刚刚起步,可以看到创意痕迹的只有中山北路庆春路口的创意堂。 创意堂在2009年9月30日刚刚开张,堂主余建国就已经上了好几次当地报纸。我拜访他的那天他刚从北京的文博会上回来,忙不迭让我看才拿到手新鲜出炉的奖——创意产品最佳服务奖,奖杯就和半度音乐的唱片搁在一起。 店的前半部分是格子铺,出售的商品绝大多数是初出茅庐的独立设计师的作品,不乏一些我在创意市集上见过的熟面孔,店员也由美院在读的大学生充当。虽然有渡边宏的作品镇店,余建国还是将小店定位为“室内创意市集”。 为什么是室内?发起了杭州的“西湖创意市集”的余建国觉得,如今的创意市集越来越像“把一群演员拉来拉去做表演”,好的设计师不太愿意去赶场子,而赶场子的呢,产品又太同质化,原创性很难坚持。 我趁机向他指出格子铺里已经有了太多的布偶和首饰,他倒也坦然,“你来的不是时候,下星期过来的话,我会把这些都换掉。” 换成什么,他没具体说,工业设计类商品可能是方向。因为零售其实不是目的,他的理想是将创意堂变成一个创意产业的交流平台。好比广交会一样,客户与设计师在这里各取所需。固定场所的好处是,你可以严格按照自己的标准筛选设计师,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与设计师交流。 后者在创意堂就可以做到。店的后半间是咖啡教室Charm,余建国说这个咖啡教室不教做咖啡,只教设计。渡边宏本人曾来过这里座谈,而设计师的交流会也会不定期举行。话是这样说,余建国对咖啡也并非没有追求。他为我点咖啡时忍不住嘱咐咖啡师“做最拿手的”。而美院油画系的咖啡师马超然则回敬,“每一杯都是我最好的。” 我得到一杯酒香浓郁的维也纳咖啡,同时还可以观赏马超然挂在店里的油画,向日葵,标价480元。
1 of 5

同期杂志的其他文章

2010年1月号
冰上假日

圣诞时节的慕尼黑:冬季集市、闪亮的彩灯、温热的葡萄酒和烤鹅。盖伊特雷贝(Guy Trebay)在这皮裤之国享受...

苏格兰制造

为了探寻苏格兰纺织业贸易的数百年传统,希瑟史密斯麦克伊萨克(Heather Smith MacIsaac)穿越边境进入高地...

世界最佳酒店(1)

编译/张竝、Harper Guo、汤莹莹、汤斌 酒店是当地文化的熔炉,是打开目的地的钥匙。选择什么样的酒店,...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
关于我们 广告联系 订阅杂志 我要投搞 隐私政策
COPYRIGHT© 2005-2023 《漫旅 TRAVEL + LEISURE 》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021-33313788
美国版 亚洲版 沪ICP备1800194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