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泽西的问候
马特•李(Matt Lee)和特德•李(Ted Lee)两兄弟来到与世无争的新泽西州,将开普梅(Cape May)至阿斯伯里帕克(Asbury Park)之间的大西洋沿岸美景一网打尽。图/玛莎•卡马里略(Martha Camarillo)、编译/汤莹莹
果 冻般爽滑的空气,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海面,这就是美轮美奂的海滩夏日,那鲜艳迷人的画面仿佛出自艳丽的super8胶卷。去年8月的时候,我们还在新泽 西州狭长的布兰特(Brant)海滩度假,孩子们踩着冲浪板在大西洋近海处冲浪,年幼些的就在岸边海浪冲出的沙沟里玩水,手肘上戴着浮圈,鼻子上涂了防晒 油。天上飞过一架双翼飞机,拖了条飘舞的横幅,上面写着“乡村手工软糖,始于1961年,海滨特色”,正当我们觉得这又是一处平添怀旧的风景时(这里难觅 iPod或手机的踪迹),有个长得像电视明星的人光脚从我们身旁走过。此人胡子刮得干干净净,手执一根木条,上面挂了四个小铃铛。他举起木条摇了摇,铃铛 便叮当作响,接着沙滩上的小孩都不约而同地转身大喊:“妈妈!”
我们朝他来的方向望去,瞧见海滨入口的小路边懒洋洋地停了辆1960年产的老式Good Humor冰淇淋货车,白色的车身微微发亮。
这么棒的Creamsicle冰淇淋,你肯定没尝过。
这 些年我们饱览了无数海滩美景:圣巴特(St. Bart)的盐田沙滩(Grande Saline)铺满了白色细沙,天然质朴;大岛(Big Island)的维纳帕纳帕州立公园(Wainapanapa State Park)的黑熔岩沙滩闪闪发光;还有,离开我们老家南卡罗莱纳州查尔斯顿不远的苏利文岛(Sullivan’s Island),温和悠闲的氛围,金毛犬与拍岸浪花共舞,真是惹人喜爱。
但是新泽西呢?多年来,我们对它的了解仅限于收费公路旁的休息站, 不过也没什么可遗憾的,因为流行文化反复灌输的种种新泽西形象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黑道家族》呈现的暴力,邦•乔维夸张的摇滚。“你是新泽西来的?”始 终带有某种言外之意。收费公路两旁糟糕的状况就别提了:浓烟滚滚的化学厂、肮脏不堪的垃圾堆、还有加油站强行规定的全套服务。
后来,由于采 访新泽西派恩巴伦斯(Pine Barrens)种蓝莓的农民,我们不得不来到沿海平原上一片草木丛生的地区,那儿就在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内陆几英里处。这次采访让我们发现了新泽西完全被忽视的另一面:盛夏时节,农田里栽满的浆果、玉米和西红柿。那家农民的土地都是砂土质,四周林 立着高耸的松树,现出沼泽地般的沉重之感,颇似南卡罗莱纳州的低地地区,弥漫着神秘色彩。在一排排高挑的植物中间,父母带着蹒跚学步的小孩在采蓝莓,大家 边摘边吃。他们都从费城和斯塔滕岛(Staten Island)来,准备去比奇港(Beach Haven)和开普梅租赁来的度假屋内度假。举办农家乐活动的秋葵农场和圆叶葡萄园内也有些从纳什维尔和路易斯维尔来的游客,他们要去Edisto、 Kiawah和Fripp海岛度假。
新泽西越是让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我们就越是着迷,被它的海岸与新奇的故事深深吸引。我们从迷人角海 滩(Point Pleasant)的水手那里买了艘独木舟,他向我们介绍了Barnegat Sneakbox,这是原产于新泽西海岸的水鸟捕猎船,最早出现于1836年,是划艇和战斗机的结合体。我在费城的大学教授朋友说海边的居民社区联系非常 紧密,“随便在大街上撞见谁,都会彼此认识。”我们在对新泽西海岸的走访中还发现了更棒的东西。我们怎么能活到现在都没见过“露西”(Lucy),那个站 在马盖特沙滩(Margate)上的大象形状的博物馆呢?
美国人的休闲度假史源于新泽西海岸,自打全国最早的海滨度假区开普梅建成后就开始 了。许多费城的有钱人都搬到这里来住,于是大规模的土地投机买卖自此便延续了一个多世纪。度假区如雨后春笋般在沿海地区涌现出来,上至曼特罗金 (Mantoloking)这样的贵族地区,下至大众化的长滩岛(Long Beach Island)无一例外。到1920年代,最受瞩目的大西洋城和阿斯伯里帕克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度假城,出现了赌场、游乐园和豪华酒店,它们靠的就是游客。 20世纪后半叶,沿海地区在逐步恢复繁荣之前经历了多次打击:最初是萎靡不振的大萧条时期,接着又是战后廉价航空业的崛起。以前的度假者一来就是好几个星 期,正是他们维系了当地的经济,但现在去迈阿密或加勒比海等具有异国情调的地方更有吸引力。大多数城市比大西洋城和阿斯伯里帕克更好地经受住了这番打击, 一次次的颓废与复兴,新噱头与旧传统的不断融合,赋予了海岸地区独一无二的魅力。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