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旅游攻略-出游攻略 >> 旧金山,新设计

旧金山,新设计

文: KarrieJacobs  | 图:Amanada Marsalis

我第二步是赶去轮渡大楼(Ferry Building),该大楼最初建于1898年,原本是城市的门户。在经过了好几年劳心费神的装修之后,2003年重新开业时它终于摇身一变成了美食者的 港湾,里面设了30多个摊点,当地生产的橄榄油、巧克力等食品应有尽有。每周二和周六都会开设农贸市场,销售加州特有的脐橙、鳄梨和朝鲜蓟。周六我去的时 候农贸市场刚要关门,于是我在轮渡大楼外的Hog Island Oyster Bar里找了个座位。我点了六只淡水生蚝,生蚝都是在马林县的托马雷斯湾捕获的,还点了布拉格堡酿制的贝雕比尔森啤酒。这些都是当地食品,没有受到企业习 气和有钱游客的玷污。美国著名灵乐歌手艾尔·格林的歌声回肠荡气。我一边吃着有机食品、喝着有机饮料,一边望着海湾,聆听着格林的“爱与乐”,心想这座城 市的美德与欢乐竟然如此水乳交融。

事实上,我认为那才是它真正的魅力所在。人们来旧金山不仅仅是冲着它的价值,他们之所以来是因为那些价值 一直以来都是某种令人羡慕的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行程将要结束的时候,我同Chez Panisse餐厅的艾丽斯·沃特斯(Alice Waters)谈起了这个问题,她是加州菜的始作俑者,后来又推动了慢餐运动的发展,那时候绿色激进主义的条条框框还很少有人达得到,不过这场餐饮业革命 最为注重的似乎就是快乐。她说:“我们所作的就是将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快乐地带给人们。当你品尝优质西红柿的时候,既是在做一件正确的事,又有 美味享受。何乐而不为呢?”

尽管旧金山的发展常常令人心动,但面对变化的时候,它也在犹疑不定。它让人迷惑不解:节奏缓慢,还弥漫着外省风 气,而且各个部分不调和的状态也很奇怪。我上大学起就隔三岔五地来这儿。1970年代我第一次来,常常和那些后嬉皮士们通宵泡在一起疯玩,等到曲终人散之 后,我便会醉眼朦胧地晃到Embarcadero’s Hyatt酒店的大堂里,在首批出现的由约翰·波特曼(John Portman)设计的带中庭的酒店中,它也算是老前辈了,当时我想自己无论如何都得从《夏日之恋》那种麻醉人的氛围中脱身而出,进入美妙的未来中去。后 来,1999年,我搬到了旧金山,在那儿生活了三年,经历了网络时代的兴衰。后来我再一次发现,这座城市有时候竟然单调乏味得令人生厌,有时候却又一门心 思地求新求变。

有个地方让你能发现这种两重性,死气沉沉、不求变化的古老城市和激进先锋、永远赶在别人前头的城市交织在一起。冲着价值观而 来的游客会很高兴,因为这地方就在金门公园(Golden Gate Park)里,是一座高塔,上有观景台。迪洋美术馆(De Yong Museum)是一栋21世纪前卫风格的建筑,由瑞士建筑事务所Herzog & de Meuron设计建造,2005年完工,整座美术馆均用回收来的废铜包裹外体,铜上打孔以让白日的光线进入,等铜氧化的时候就会泛绿。馆内咖啡厅供应的茶 点都是方圆150英里的当地农场出产的。艺术品收藏颇为丰富,而且也很有吸引力。这栋独特的楔形楼高144英尺,站在观景台上,旧金山的风貌一览无余。往 北凝望便是利奇蒙德(Richmonde)区,放眼而去,清一色小巧玲珑的粉色灰泥房呈长条状绵延不绝,似乎无穷无尽。但转眼向东,你可以直接望见对面新 建的科学院(Academy od Sciences)里的音乐广场(Music Concourse)。这栋建筑由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设计,预计2008年竣工,绿色的房顶呈波浪状起伏,而四周七座山丘上则种植着海滩草莓、小羽扇豆和加州罂粟。

新建的科学院也 坐落于金门公园内,有望成为世界上获得LEED认证的最大的公共建筑。它的冷暖控制系统和自然通风系统将会极为有效,产生的太阳能相对来说功率不会很大 (占建筑所需的5-10%),而且采用的是回收材料,如用蓝色牛仔裤制成的隔热层便是一例。尽管游客很有可能不太会注意到这儿绿色环保方面的措施,但他们 会完全被各类展览吸引,如形态多样的热带雨林、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深海珊瑚养殖箱、令人瞠目结舌的蛇类。“我想有条水蟒往这边去了,”导游说,他也是 Webcor Builders的项目经理。科学院的生态屋顶很受游客的欢迎,因为游客可以登上平台观赏,但那儿也是如濒临灭绝的圣布鲁诺小蝴蝶之类的野生动植物的乐 园。

 

/

 

2 of 4

同期杂志的其他文章

2008年5月号
基辅崛起

橙色革命之后,乌克兰首都对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美元青睐有加。布雷特·福里斯特(Brett Forrest)眼中的基辅正...

欧洲最后的秘密:魔力黑山

探索黑山梦幻般的海岸线和高耸的山峰,查尔斯·麦克林(Charles Maclean)踏上变化莫测的道路,揭开当今欧洲...

良辰美酒奈何天

各地的新开酒廊以自己的方式为传统鸡尾酒注入了活力,文中所选四家极具代表性。文/马奇亚·加格里阿尔迪(Ma...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基辅崛起

橙色革命之后,乌克兰首都对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美元青睐有加。布雷特·福里斯特(Brett Forrest)眼中的基辅正...

欧洲最后的秘密:魔力黑山

探索黑山梦幻般的海岸线和高耸的山峰,查尔斯·麦克林(Charles Maclean)踏上变化莫测的道路,揭开当今欧洲...

带着文学去旅行

新出版的丛书带你领略文学中的大千世界。文/尼娜·威尔多夫(Nina Willdorf)、图/让-菲利普·德洛姆(Jean-P...

寻幽

最好的方法是,让专家为你打开欧洲的游踪难觅之处。无论你兴趣何在,这些旅游活动都能助你一探究竟。文/莱...

轻松上路

欧美几家汽车公司推出了特色司机服务,使这项原本昂贵的服务也飞入寻常百姓家。 绿色车队 波士顿与旧金...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
关于我们 广告联系 订阅杂志 我要投搞 隐私政策
COPYRIGHT© 2005-2023 《漫旅 TRAVEL + LEISURE 》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021-33313788
美国版 亚洲版 沪ICP备1800194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