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为客
文:
姜白
| 图:伍远近
自小在江南长大,我是一个爱喝茶的人。喝茶,茶要好,环境要好,心情要好,茶伴亦要好。要这“四美”俱全不是件容易事。茶宜植于山间,喜偏冷而多雾的环境。雁南飞的2600亩茶田在雾气的日日熏陶下,得了许多天地灵气,种出来的茶叶自是上品。下午,因为下着牛毛雨,我和Woody有足够的时间在茶情阁一边看远山含黛,一边细细品味雁南飞的招牌“金单丛乌龙茶”,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些不着边际的往事。Woody曾经是个职业背包客,就是那种拎着一个相机一个笔记本电脑,出没于荒山野岭,寻找人所未见的美景,然后给书商做旅游图书的人。他讲他那些路上碰到的奇奇怪怪的事,我则试图在记忆的废纸篓里翻拣出尽量有意思的游历故事来与他分享。 “我已经快半年没出远门了,我想找个机会出去好好走走。”他望着窗外喃喃道。雨已经停了,一朵流云飞快地从对面的山头漂过。 回忆使人衰老,旅行使人年轻。前半句是我说的,后半句是戈达尔。 当偌大的游船只载着我们四个游客在万绿湖上犁开层层波浪时,我的心情一下子兴奋起来,水对旅人似乎有一种天生的亲和力。船行水上,风很大,但是令人无比畅快。湖水碧绿,而露出水面的孤屿全都是裸露的赭红色沙石,一红一绿,煞是好看。万绿湖水面宽广,而且的确如传说中的那样,透明度非常高。这一点和千岛湖很像。 从河源打的到万绿湖码头只要20分钟。码头提供了七条游湖路线,分别包括万绿湖最主要的桂山、镜花缘、水月湾、镜花岭和龙凤岭不同的组合。船有很多,但不是班船,而是包船。也就是说,你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到大旅行团来一起坐一条船,要么自己去包一条船。我们找到另外两个游人,选择了E线的龙凤岛和镜花缘。 龙凤岛的位置处在万绿湖心,岛东形如龙,岛西形似凤,整个岛屿如龙飞凤舞,故名之为龙凤岛。据说这也是万绿湖中的爱情岛,大概也是远离尘嚣、适合谈情说爱吧。岛上提供野营服务。岛上一个水湾边也有个高尔夫练习场,不过就只练一杆——看你能把球打多远,如果技法纯熟、膂力过人,也许可以打到对面岸上的树林里。而从我观察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小白球都落到水里去了。 游船在湖面上兜了个大圈,把我们送到了镜花缘。这是个类似文化主题公园的景点,主要取材于小说《镜花缘》,把那些大人国、小人国、君子国等情节搬到山上。这里也有些文艺表演,但似乎没多大意思。 在镜花缘,还是爬山比较好玩,从山脚开始经晚芳亭、艳阳亭一直爬到山顶的泣红亭。其中女儿洞一段完全是在山腹之中,道路迂回曲折,还要不停向上攀登,但也最有意思。艳阳亭是俯瞰湖面的最好位置,拍摄湖景角度相当自由。 码头附近有土特产一条街,有许多客家地区和河源的土产,比如娘酒、姜糖、柿饼、弥猴桃、香菇、火蒜、五指毛桃等等。 万绿湖是广东最大的生态旅游景区,生态保护做得相当好。整个湖区没有任何酒店或餐馆,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湖水的纯净。这是万绿湖比千岛湖更令人欣赏的一点。不过在下山时,我看到镜花缘附近的一个临水半岛上正大兴土木,建造类似山庄一类的房屋。打听了一下,说是在建一个别墅区,今年3月就可建成。 贵人出门,天多行雨。在客家地区这几天,雨几乎与我们形影不离。山区的雾气直到早上十点钟才褪尽,而太阳也终于不情愿地露了脸。我们这才把担忧放下。 大埔县有广东最著名的客家土围楼花萼楼。本来可以坐班车到最近的大东镇再转车抵达,但我去的那天正赶上修路,不得不在县城雇摩托前去。40公里一路颠簸,翻越了好几座山岭,司机号称半小时就能到的路程差不多开了45分钟。山风把脸都吹麻了,没想到自己的络腮胡子这时候居然会刮得皮肤一阵阵麻痒。正午时分,传说中的花萼楼在我们面前出现了。 客家人是从唐末开始的几次大战乱中从中原一带迁徙过来的,作为外来人,他们必须团结互助,对抗外侮,以求生存发展。筑起围楼聚居就是最好的选择。客家围楼或圆或方,外墙一般厚达1米以上,用生土、砂、石混合夯筑而成,极为坚固。多为三层以上建筑。底层不设窗户,两层以上开设小窗。围楼屋的中心是天井,一般建有祠堂及公用水井。一层是厨房或杂物房等,二层多是仓库,三层以上住人。花萼楼是由三组同心圆楼层构成的圆形建筑,共有210个房间,完全可以想象当年这里人丁兴旺香烟鼎盛的热闹景象。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