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德岗尘缘
文:
那那
| 图:陈海平
穿过黄金门,印度教庙宇Taleju Temple非常庄严,非印度教徒只可在门口张望,不许入内,也不许照相,否则一位持枪的英俊士兵会来制止你。往深处走就是皇宫的露天浴室,这是一个长方形水池,水面被碧绿的浮萍密密遮蔽,水池环绕雕刻着两条巨蟒(头颅已被破坏),一只石雕的眼镜蛇从水池中的碧绿中钻出来,和池边的黄铜眼镜蛇龙头遥遥相对,庄严而奇幻。蟒蛇是国王的象征,帕坦博物馆里的黄金国王宝座即由88条黄金蟒蛇缠绕而成。 与黄金门比邻的是闻名世界的55扇窗户皇宫,1427年为马拉王朝Bhupatindra国王所建。据说当年国王刚好55岁。这里曾经是马拉国王的后宫,每天傍晚,国王来此挑选过夜的妃子,精心打扮的妃子们从这些窗口里探出身来展示自己的美貌,以邀得恩宠。 杜巴广场的pashupati 神庙建于1480年。庙宇支撑屋檐的斜托木是彩绘浮雕,长1米多,宽约30厘米,在立姿的佛像下是男女交欢的场景,围绕屋檐共有20多根这样的斜柱——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性的态度,事实上,印度教中很重要的修行就基于创造的力量——性的结合。不过当你扬起头仔细观看这些雕刻时,要提防鸽子粪掉进你吃惊的嘴巴里。 如果说杜巴广场是宗教生活的中心,那Taumadhl则是巴德岗社会生活的中心,离杜巴广场只有半分钟的距离,是一幅展开的巴德岗清明上河图。白天小贩们在这里摆满蔬菜水果和服装,孩子们围着冰淇淋摊吵闹着,穿制服的学生一群群走过去,美丽的女生发现你在看她时,就“吃吃”说闹着跑开,再抛给你一个羞怯的笑容;入夜时分,孩子们在广场上踢着廉价皮球,年轻人坐在Nyatapola 神庙高高的台阶上发呆,穿鲜艳纱丽的妇女步履匆匆,婀娜的背影消失在夕阳里,老人们则慢慢聚集在广场东面Bhairav 神庙门口,吟唱到深夜。 漫天神佛,只是这一幕幕世俗生活的背景。 那塔波拉(Nyatapla)神庙坐落在广场南面,是巴德岗最雄伟宏大的建筑,建于1702年,高36米,是加都山谷最高的庙宇,供奉着女神Siddhi Laxmi——代表了最强大的女性力量,神庙为五层四方形基座,每层各有一对石雕,耸立在阶梯两侧,石雕高约2.5米,其守护的力量依次排序,从底座到顶依次为:大力士、大象、狮子、神鹰,最高一级是Laxim女神,每个台阶所代表的力量,都是低一级的10倍。因此Laxim女神的力量大于凡人百万倍,象征万能的神。 那塔波拉神庙是俯瞰广场的最佳地点,在最顶层的台阶上,常常坐着摆出酷表情的年轻人,和一对对依偎的情侣。孩子们则上上下下的蹦跳,活力充沛。 广场东面巨大的廊桥式Bhairav神庙建于1614年,这里是广场中最繁忙的地方,时时刻刻都有妇人捧着鲜花食物等待祭拜,男人们则拉拽着不情愿的羊在这里宰杀奉献给神,孩子们嬉闹着一会儿敲下钟然后跑掉。 黄昏时分是巴德岗最美的一刻,温暖的阳光投射在建筑的砖墙上,整个古城弥漫着金黄色的光辉,明亮而美丽。此时可以登上Sunny café 三楼的大露台,点一壶尼泊尔奶茶,享用一份丰盛的晚餐,然后等待太阳慢慢落下。 天空逐渐变得斑斓,广场上的色彩愈加浓烈,夕阳把远处的雪山染成金色,一个孩子突然松开了手里的气球,红气球掠过神庙的屋顶,向天际飞去。小贩们开始收拾摊位,夕阳不舍地散发出最后的光芒,在用尽最后一丝能量后,从远处沉入山的怀抱。此时鸽子齐齐飞起,在天空撒下黑色的剪影。不知何时,万家灯火已一一点亮。 此时,老人们已经在Bhairav神庙的廊桥上聚集着,或坐或倚,眼神里只有平和淡定:一只竹笛,一只手鼓,伴随着老人们低沉浑厚的嗓音,回响在广场上。烛火照亮他们沧桑的面庞,此生一去千里,剩下的岁月仿佛这烛火,平静安稳的燃烧着。但在这不动声色、波澜不惊的平静中,却有惊人的力量,把皱乱如纸的思绪一一抚平。 我们被邀请参加一次婚礼,为一个8岁的女孩子举行,是与神的结合。 Newari 是加都山谷里的一支原住民,非常重视家庭和传统,靠着血缘纽带相互连接,一个家庭往往非常庞大,众多家庭成员都在同一屋檐下和睦相处,每个人都尊重并且不触犯团体规则。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