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希米亚狂想曲
大堂里的家具和装饰都是施拉格团队的收藏品,再加上施纳贝尔的设计:两张贾柯梅蒂风格的青铜餐桌,青铜门把手,窗帘杆尖顶饰和两座硕大无比、十英尺高的手工雕刻石砌壁炉。“我可不想搞得很复杂,发表什么宣言,” 施纳贝尔说,“我只想让这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显得与众不同,越特别越好。越是个性化,也就越人性化。” 施拉格对此深表赞同:“我的想法是,不要想着去颠覆现状,不要去刻意追求新潮或是前卫。这里没有前卫,没有新潮。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因为任何东西都是转眼即逝的。我想做的是别样的、个性化的东西。” 施拉格最近刚卖掉了他创立并经营了20多年的公司。摒弃了美学的考虑,他想要证明一些东西。“我想更直截了当,”他说,“想变个戏法。”换句话说,他想成为一个让酒店彻底改头换面的人。格拉默西公园酒店正是他的对象。 对施拉格而言,现在显然是一个更为谦恭的新时代。全世界都知道,1977年他以毫不谦恭的Studio 54一夜成名,和生意伙伴、已故的史蒂夫·鲁贝尔(Steve Rubell)创办了这家开张伊始就声名狼藉的夜总会。接着他又以酒店老板的身份出现在报纸的头版头条,1984年在麦迪逊大街(Madison Avenue)创建了他的第一家“精品”酒店——摩根酒店(Morgans),由20世纪法国现代主义女宗师安德雷·普特曼(Andrée Putman)设计而成。 施拉格当时的理念?选择思想前卫的设计师重新设计酒店——一个让你晚上做梦、白天改头换面的地方,当然也是一个看与被看的地方。这就是说,除了总能让人大开眼界的内部设计外,在施拉格的酒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使人颤栗、几乎触手可及的沉醉。你在那里总是能看到许多社会名流:餐厅里是嘉德•贾格尔(Jade Jagger,译注:英国滚石乐队主唱Mick Jagger之女,珠宝设计师)、大堂里是多纳泰拉·范思哲(Donatella Versace,译注:设计师,范思哲之女)、泳池边是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译注:美国知名时装设计师)、露台上是戴维·格芬(David Geffen,译注:美国娱乐界大亨)、酒吧里是凯特·赫德森(Kate Hudson,译注:好莱坞女明星)。 但在过去十年间,酒店的高感设计(high-design)理念即使不是陈词滥调,也已成固定模式了。“人们以前常常认为,只有穿黑衣的高贵人士才会光临我的酒店,”施拉格说,“突然间它成了一桩大买卖;我越来越受欢迎,因为我们改变了这个行业。”成功之后必有跟风者。“现在每个人都在这么做,不仅仅一些精品小酒店,许多大酒店都是如此,”施拉格说。 该是翻过这一页的时候了,无论如何,格拉默西公园酒店的设计要求与施拉格的前十家酒店大不相同。这十家酒店是:纽约的摩根酒店、洛伊尔顿酒店(Royalton)、百乐门酒店(Paramount)和赫德森酒店(Hudson);迈阿密海滩的德拉诺酒店(Delano)、海滨俱乐部(Shore Club);洛杉矶的蒙德里安酒店(Mondrian);伦敦的圣马丁斯道酒店(St. Martins Lane)、桑德森酒店(Sanderson);旧金山的克里福特酒店(Clift)。施拉格也许是第一次得到了一家有历史和来头的酒店,他(合理地)觉得有义务要深思熟虑一番。 格拉默西公园酒店分两期建造完成,先是1925年由建筑师罗伯特•T·莱昂斯(Robert T. Lyons)主持,再是1930年由汤普森和丘吉尔建筑事务所(Thompson & Churchill)负责。这幢18层高的文艺复兴式米黄色奶糖状砖墙大楼,在格拉默西公园北大街(Gramercy Park North)和列克星顿街的转角处,呈L状。它有令人艳羡的地段,俯瞰着纽约城仅存的私家绿地、看上去颇为迷人的格拉默西公园(Gramercy Park)。然而,酒店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黄金地段,它像广场酒店(Plaza)、切尔西酒店(Chelsea)和阿尔贡昆酒店(Algonquin)一样,是无数纽约人冷酷内心的一块温柔之地——正如洛杉矶人总是会对马尔蒙特城堡酒店(Chateau Marmont)心存温暖与幻想。尽管如此,在千禧年之际,这家备受宠爱的纽约酒店已经明显地跌入了低谷。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