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每月推荐-默认分类 >> 混血之城——乌鲁木齐

混血之城——乌鲁木齐

文: 黄学祥  | 图:刘春
我有点恍惚地穿过住宅小区,我将怎样找到我的童年玩伴呢?我相信他们大多还在这里。这就是这座城市的两面,它可以变化得面目全非,却又保持着一种周而复始的凝滞——你在单位医院出生,上单位子弟小学、中学,甚至去单位系统的技能学院,毕业了回到单位工作,或许一辈子都走不出单位了。 家属院依然是个熟人社会,没有因为大楼淡漠了彼此。我在路上打听我原来中学校长的住处,一路有人指点。敲开门,报了名,老先生还记得我,毕竟是我父母的挚友。告别时老先生说,我帮你找到你那些同班同学,放心吧。 我继续寻访和辨认我住过的地方,从一处到另一处。 翻出我1990年写的对这里的回忆,有着稚嫩的情绪和笔法: 我家不远处有一条很急的河,常常都要冲走人,据说是天山流下来的。河对面是一片极好的树林,去那要绕很远处的一个木桥,并且随时受到那里的孩子用石片攻击。我很小就学会与异族的孩子共处或者打架,并且一直持续了很久。 那条很急的河就是乌鲁木齐河,被改名成“和平渠”。我在和平渠边行走,小时上学觉得很遥远的路,现在看来不过如此。其实穿过塑料厂可以更近,但塑料厂的人都是天津口音,听见我们的东北口音就知道是“一建”的,听见北京口音,就知道是铁路局的,孩子间就开打了。 再走就进了另一个住宅小区,猛然发现我住过的楼还在。那一刻觉得自己不行了,有触目惊心的感觉。楼已经陈旧不堪,我慢慢上楼,楼道的墙面在剥落中黯淡,楼梯把手是我曾摸过无数遍的,手再放上去,有点抖。上到三楼的“家”门口,想怎么都要敲门要求进去看看,却发现门挂着锁,锁蒙着灰,荒废很久了。家是很容易丢掉的,人一走,家便成一幢空房子。 发了会儿呆,下楼,在楼道的窗户往外望,该看到的风景全变了:一条大路整个不见了!代之层层叠叠的楼房。我写过这条路,以及路边的风景和音乐: 还是《二泉映月》。它像一道被打开的陈旧背景,敞露出少年夏日的空旷原野。那是每日午睡后上学的路上,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远处的高音喇叭里几乎不例外地放着这首二胡独奏。我在土路上颠簸摇摆,旋律在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忽隐忽现。我的右边是大片麦田,在风里展出水样的波纹,我总是在这时哀伤并沉醉起来。 音乐戛然而止,总是这样。插进来是报时的嘀嘀声,然后是天气预报。我感到怅然若失,仿佛一片荫凉陡然消失,又暴露在阳光下一般。 这首沉郁幽远的名曲,应和着一个少年人的落寞,成为记忆的润滑剂。 回到酒店,摄影师也回来了。 他去了二道桥。一句名言说,如果你到了乌鲁木齐而没有去二道桥,就等于没来过乌鲁木齐。 我说,一说二道桥,就知道你是个外地人,本地人只称那里是“二道桥子”。看了他拍的相片,才知道二道桥子修了个“国际大巴扎”,原来的二道桥子市场敞开的店铺、支起的布棚子现在却越来越少了。它们都被赶进了新修的大巴扎当中。这座建筑远看像一个巨大的堡垒,据说为了保有新疆维吾尔建筑的特点,它的每一块砖都是特制的——特意把它们烧成塔里木沙漠的颜色,但是走进去,里面就和一般的商场差不多,一节一节的柜台,有肯德基、家乐福。 后来和摄影师再探二道桥子。绕到国际大巴扎背后,随便从一个巷子扎进去,两旁都是敞开的铺子。铺里传出巴基斯坦流行音乐,商贩用听不懂的语言叫卖,满街高鼻深目的人……这一切会让一个初来乍到的人产生错觉。   再往幽深处,不知道生存了几十年还是几百年的黄泥屋,挤挤挨挨的,把街道拿捏得弯弯曲曲,每一弯每一曲之中又藏着不同的物什。   一个拐弯处金光灿烂,叮叮当当声中,工匠们已经开始了劳作。这里是手工工厂,也是手工卖场,黄铜被加工成器皿,现做现卖。再一个拐弯处,各种各样的地毯挂毯满地满墙都是。懂行的人能发现它们都是植物着色,这种古老的染色法在世界其它地方已经失传很久了。
2 of 4

同期杂志的其他文章

2006年12月号
意大利的另一面

恩佐库奇(Enzo Cucci),意大利最好的艺术家之一,是土生土长的马尔凯人,脸上满布皱纹,如同科内罗(Cone...

加拿大魔山

“好像这里的房子造得越多,雪就越少。”惠斯勒四季酒店(Four Seasons Resort Whistler)的按摩师贾森一边...

最后的香格里拉

小时候有集邮的嗜好,集邮册里总藏有几页色彩鲜艳、主题多样的不丹邮票。我当时没有国家的概念,却不禁心里...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最后的香格里拉

小时候有集邮的嗜好,集邮册里总藏有几页色彩鲜艳、主题多样的不丹邮票。我当时没有国家的概念,却不禁心里...

宁波:把名字写在水上

如果要我去创造一座城市,我会用到水。 容我在此套用了Philip Larkin 的诗句来形容我对宁波的感觉。 水是...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
关于我们 广告联系 订阅杂志 我要投搞 隐私政策
COPYRIGHT© 2005-2023 《漫旅 TRAVEL + LEISURE 》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021-33313788
美国版 亚洲版 沪ICP备1800194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