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旅游攻略-出游攻略 >> 意大利本色岛屿

意大利本色岛屿

文: MichaelGross  | 图:Alistair Taylor-Young

“你不知道那是谁吗?”有人这么问饭店的老板。 “我才不管他是哪头羊!”他回答,将阿涅利(Agnelli)的姓同阿涅洛(Agnello)混淆了,在意大利语中Agnello是“羊羔”的意思。“我们没位置了。”如果你所在的岛本身就赫赫有名的话,还需要名流来给你捧场吗? 在这里,就像在兰佩杜萨岛一样,我们把注意力都投向了海洋。小镇附近就有两处海滩:半月(Chiaia di Luna)沙滩,通过一条656英尺长的山间隧道可以到达;山墙(Frontone)沙滩,乘坐出租车或水上摩托几分钟就可以到达,这里有酒吧和餐馆。不过,岛的周围有无数的沙滩,来自意大利各地的旅客乘坐大帆船、筏子、游艇,木质渔船,豪华游轮、橡皮艇和小划子来来往往。 我们乘坐水上摩托船绕岛而行,海岸风景如电影般一幕幕展现,让人叹为观止。每个海湾都有其独到之处,令人无限向往,忍不住想停靠过去、潜游入海。离港口不远有多处石穴和观之让人不寒而栗的石洞,传说犹太巡抚庞修斯•彼拉多(Pontius Pilate)曾在这里养殖海鳗。再远处是大海,海上耸立着法拉里奥尼峭壁(Faraglioni),其上怪石嶙峋,尖利的石头就像鲨鱼的利齿。当我们绕着蓬扎岛的最南端的守卫灯塔(Faro della Guardia)而行的时候,守卫山(Monte Guardia)的最高峰在上面隐隐现身, 然后出现的是辟有层层梯田的山坡,这里种植的葡萄,专供酿造当地的干草葡萄酒(vino del Fieno)。 下一站就是半月海滩,这里到处都是悬崖峭壁,泛着如同月光般的光泽。过去就是白角(Capo Bianco),这儿的光影变化多端,阳光和海风改变了峭壁的色彩,从灰色到黄色到绿色,变幻不定。再远处就是露西娅•罗莎峭壁(Faraglioni di Lucia Rosa),以传说中一位美女的名字命名,传说很久以前她因无法嫁给自己爱的人而从这里跳海自杀。我们在卡拉费奥拉(Cala Feola)海湾上了岸,孩子在海滩的浅水区里游泳,我们去一个餐馆用了午餐(如果你信得过菜单的话),餐馆有两个名字,有些人叫它真纳罗阿涅洛(Gennaro e Aniello),有人称它为卡拉费奥拉避难所(Rifugio di Cala Feola)。在岩石之间还有一家酒吧,餐桌设在俯瞰水面的露台上,露台地面用瓷砖碎片铺成,这里的菜单天天变。据为我们服务的西尔韦里奥(Silverio)说, “这就是正宗的意大利。” 午餐过后,我们还有时间可以在卡拉费利切(Cala Fèlice)游泳,这里的沙滩上有一堵黄色的屏障,上面全是硫磺。我们把这种天然除屑剂涂在身上,然后走进潮水将之洗去,水中有很多小虾。有个小岛叫加维(Gavi),形状像一条深海鱼;美景连绵不绝,到海牛洞(Grotta del Bue Marino)时简直可用美不胜收来形容,在这儿你的身体似乎都染上了一层海水的蔚蓝色。 第二天,我们去了六英里外的帕尔马罗拉岛(Palmarola),它离庞廷群岛最近,也是其中的第二大岛,很多人称它为地中海中最璀璨的明珠,岛上长满了棕榈树,周围密布犬牙交错的火山岩,海里都是金枪鱼、海豚和剑鱼。我们绕岛环行数小时后抛锚停靠,然后在峭壁之间游泳,潜水穿过水下隧道,有时则闲适地躺在甲板上,观望叫做大教堂(La Cattedrale)的峭壁,几百年来,风雨的侵蚀使它成了塔状,酷似米兰的哥特式大教堂。在帕尔马罗拉观光只需一天:仅有的设施都在波尔托(Il Porto)湾,有一处海滩,还有两家简陋的餐馆、一 家类似燧石酒店(Hotel Flintstone)那种风格的旅馆、几处可租住的原始洞穴。帕尔马罗拉岛对那些渴望野外生活的背包族和富得足以自己驾直升机前来的意大利富翁都颇具吸引力。 托斯卡纳群岛 自打去吉廖岛(Giglio)以及它的姊妹岛詹努特里岛(Giannutri)观光过一天以后,我们就非常好奇,想知道住在那里会是什么样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初吸引我们前往游玩的小岛结果证明是我们最没感觉的岛。吉廖岛上有3处地方有人居住——渔村、山坡小镇和港口,三者之间只有一条马路相连。除了波西米亚风格的帕尔迪尼隐士酒店(Pardini’s Hermitage)之外,所有的旅馆看上去都和机场的汽车旅馆一样有意思,酒店靠近小岛南端,坐船一会儿就能到达,有时海浪较大的时候,可以坐马车从骡车道上走。不过,直到我们到了它跟前才意识这地方有多偏。 当酒店的小艇到吉廖岛轮船码头来接我们的时候,船长的神情说明他并不喜欢旅客携带两只以上的行李箱。我们一路无语,20分钟后在旅馆下方的海湾登陆,这时我们才明白了船长的想法。隐士酒店座落在高高的峭壁上,周围很空旷。我们把包放上一个机动的行李传送轨道往上运,自己则沿着山坡台阶和小径曲曲折折地往上走到酒店入口处。//

4 of 5

同期杂志的其他文章

2006年6月号
古巴七日

美国和古巴之间没有直航,我以飞行路线最短为原则找了巴哈马的拿骚(Nassau)作为中转站。在古巴航空公司的...

苏州古城:迷宫中的浮生

我从小生长于江南,却不曾生活在江南的时代。前一个江南,是地理意义上长江下游水网纵横的低势平原,可在我...

布朗酒店: 伦敦的百年新贵

酒店遍天下,而布朗酒店独树一帜,它代表了彬彬有礼、举手投足自然大方的英国绅士形象(这类英国人眼中只有...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莫桑比克: 东非伊甸园

飞机在两千英尺的云层下掠过,舷窗下面的海水仍然清澈透亮,在低垂的云层下飞过时,我甚至能看到海豚和旗鱼...

犹抱琵琶半遮面

虽说赴英国揽胜或泛舟于爱琴海已非可望不可及,行前的准备还是得煞费心思。本刊特别整理的欧洲旅游资讯,从...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
关于我们 广告联系 订阅杂志 我要投搞 隐私政策
COPYRIGHT© 2005-2023 《漫旅 TRAVEL + LEISURE 》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021-33313788
美国版 亚洲版 沪ICP备1800194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