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忧伤依稀,浪漫重现
文:
张睿
| 图:刘春
解读哈尔滨,需咀嚼它的忧伤过往,了解“这座亚洲唯一的欧洲式样的城市是怎么出现的,曾经生活过什么样的人,这些人在这座城市中是怎样生活着的……” 张睿说:“哈尔滨的西化从未矫柔造作、附庸风雅,浪漫如它与生俱来的呼吸。” (一) 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 You will know that I am gone,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在原声木吉他、班卓琴奏出的清新旋律中,类似The Brothers Four圆润嗓音演绎的500 Miles仿佛出现在我哈尔滨之旅的每个角落,刚开始我诧异这首风靡于1960年代的民谣为何今天仍在这个城市不息传唱,后来才发现歌中主人公沿着铁路100里又100里离家成为游子的隐约哀伤和些许期待,却是对哈尔滨最贴切的注解。 1898年沙俄铁路工程局开筑贯穿东北三省的中东铁路,改变了松花江畔哈尔滨渔村渡口的身份,西起满洲里、东抵绥芬河的铁路主线,与通往大连的南部支线在哈尔滨“T”字形相交,把城区一分为延续至今的道里、道外、南岗三个区域。 因铁路而生、依铁路而建,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哈尔滨随后辟为商埠,俄、美、日、法、德等20多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各国侨民纷至沓来。十月革命之后,帝俄的政商权贵大批逃亡至哈尔滨,而随着欧洲反犹浪潮的肆虐,来自俄、德、波兰、奥地利等国的犹太人也迁徙而来,或在此定居,或取道哈尔滨前往第三地。高峰时哈尔滨的俄侨达15万之众,占城市人口近40%。它还一度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犹太人聚居地。 巴洛克式的拱券高窗尚能复制重建,啤酒制作中的麦芽培育也能摹仿推广,弗尔奥多•夏里亚宾仍低声吟唱《伏尔加船夫曲》……侨民们聊以自慰地将哈尔滨打造得如莫斯科般恢弘、巴黎般繁华,却始终难以摆脱离乡背井的忧伤。物换星移、岁月荏苒,游子们的颠沛流离早就静谧,但就像每个5月哈尔滨随处弥漫着的淡淡丁香味一样,俄罗斯人、犹太人的背影虽已渐行渐远,却仍隐隐绰绰、无处不在。 干枯藤蔓遮掩下的露西亚咖啡西餐厅(RUSSIA CAFE)外观小巧,偏安在繁华似锦的中央大街旁支,更显出它的冷清、凋零。 推开斑驳的绿格子木门,传来一串清脆的风铃声,随即一间俄式大客厅出现在眼前。被手绣台布覆盖的立式钢琴倚在墙角,上面放着本灰兰色的漆布俄文书,封面上的烫金字早已脱落无遗。旁边的纯木质酒柜里,除了八九台老相机,还收藏着一套精致的瓷器。人物油画和老照片挂满三面墙壁,摆钟仍精准地嘀哒报时,红砖壁炉不再有木柴燃烧,却也透出阵阵温暖。 露西亚自酿酸奶的芬芳、泛黄照片上的人物穿戴以及那架有蜡烛台的钢琴都暗示着那时的生活曾优越而恬静,直到从《露西亚小报》上读到这些陈设的主人达维坚果•尼娜•阿法纳西耶夫娜的日记和她写给父母、妹妹的信,我才了解到这位俄罗斯侨民94年来的命运。她三岁即随家人迁居哈尔滨,情窦初开时恋人却意外早逝,后来兄弟姊妹都远渡重洋,父母也相继去世,随后的中苏政治纷争又让她的后半生与孤独和恐惧长伴。 露西亚咖啡西餐厅老板遵照尼娜的遗嘱买下她家里的东西,做了个小型纪念馆,让这些曾真实存在的点点滴滴告诉活着的人们,“这座亚洲唯一的欧洲式样的城市是怎么出现的,曾经生活过什么样的人,这些人在这座城市中是怎样生活着的……” 露西亚咖啡西餐厅:道里区西头道街57号,0451-84563207 自酿酸奶¥10元/杯 《露西亚小报》可随时取阅,但不能带走 尼娜去世后被安葬在哈尔滨东郊的皇山公墓,和她生前的一些俄侨朋友在一起。在一个夕阳映照得积雪泛光的冬日,我来到皇山俄侨墓地寻访《城与人——哈尔滨故事》中被记录下的那些善良人们,尼娜阿姨、米沙叔叔、瓦洛佳……。我虽看不懂墓碑上镌刻的行行俄文,却仍像在探望一个个相知相熟的故人,移开墓旁的零落树枝,抹去十字架上的厚重积雪,他们和我似乎越来越亲近。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
新一代奢华享受
在距纽约机场20分钟路程的撒拉纳克(Saranac)湖畔,有一条不设路标的小路,径直穿过一个75英亩大小的半岛...
-
-
伊斯法汗,世界之半
小说家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从密西西比州搬到芝加哥,在这里度过了他成名前的时光。初来乍到时,这...
-
-
天堂近况,岁末亚龙湾
琼州海峡的18海里曾让三亚的灿烂阳光、绵延沙滩、蔚蓝海水寂寞地美丽着,这过去的边远渔村直到1989年还没有...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