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来一杯光阴
这家由1970年代红砖砌起的部队招待所改建的咖啡馆里,旧桌子是在下关永宁街找到的,这种方形墩座的老桌子是很多老南京家里的饭桌,斑驳的桌面上仿佛还有昨天的米粒和油渍。进门右手靠墙的小圆桌是在马道街拆迁工地捡到的,以前房东的女儿一直在上面写作业。书架顶上有两只人造革手提包,一只印着“南京”的字样,一只印着“上海大厦”的图案,这是1970、80年代父辈们的标准配置,店主从家里楼下垃圾堆里捡回三只,其中一只给朋友拿走装笔记本电脑了,因为那包看起来有点像最新款的复古“LV”。时不时会出现LOMO色彩的老熊猫电视机是旧货市场堂子街60元半卖半送的。小巧的搪瓷缸子是从甘肃乡下赶集买来的。 满书架的旧版书都是历年在仓巷和中华门内一家旧书店淘来的,坐在店里与我聊天的店主“生命如歌”说,这些老书从写作、排版、校对到印刷都很严谨。当然也有新书,他以前在南京著名的西祠胡同网站工作,曾负责艺术版块,挑起书来自然也别有风格。 还有音乐。吉他是李志抚摸过的,方凳子被喝醉的万晓利一屁股坐坏了,正放的歌是“拇指姑娘”唱的。哦,那些1980、90年代的港台经典老歌,正随着咖啡机震动的声音,流过坐在灯下看书的姑娘,那只叫做“菲林”的小猫,安静地睡在她的膝上。 这里就是叁咖啡,我们小时候家里的客厅,我与生命如歌聊天时坐的沙发,是1976年他的父亲凭票买回来的物件;去年在成都科华北路开业的叁咖啡,则是我们记忆里父母工作过的老办公室,院子里的银幕仿佛旧日的露天电影院。 去喝叁咖啡的麦乳精吧,和小时候一样原汁原味的麦乳精。或者,来一杯叫做“寂寞”的咖啡,奶白色的冰淇淋漂在杯口,两片小小的薄荷叶孤零零地躺在表面,喝到嘴里,咖啡的苦、冰淇淋的甜刚混杂在舌尖,薄荷的凉气扑面而来,仿佛一盆冷水,将热恋打去,只留下孤单。然而你无需惧怕,贴心的老板准备好了留言簿,你可以画下自画像或写一段话送给远在未来的他或她,并留下联系方式;也可以自己带一本喜欢的书,将它永久存放在叁咖啡的书架里。 鼓楼上海路82-1号;02583244617; 3coffee.cn ;人均消费:¥50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
北京 零距离咖啡
他们决心开创咖啡业的一种新型经营模式——从农场到咖啡杯的零距离体验。
-
-
海港城新“食”尚
香港有句城市文宣说得好,“来香港,就是买东西吃东西! ”时尚巨头 Lane Crawford想必也受到感召,才会在...
-
-
悉尼QVB里的美食之音
美食无国界是 Kelly开店的动机之一,她觉得无论一群食客来自何方,餐桌上都会有适合他们的美食。
-
-
鼓浪屿人气小店体验
鼓浪屿这些年结结实实火了一把,看看岛上永远人头攒动的景象便知。众多小店更是把自己标榜成“必去”之处,...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
-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