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旅游攻略-世界猎奇 >> 管窥莱比锡

管窥莱比锡

文: RaulBarreneche  | 图:Martha Camarilo
莱比锡这座前东德城市,二战前曾是文化和商业中心,现在由于聚集了一班广受欢迎的艺术家和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品经销商,而变身成为德国的明日艺术之都。

文/劳尔•巴雷内切(Raul Barreneche) 编译/Harper Guo

这 是莱比锡一个清爽明媚的早晨,我在赶往蓬勃发展的艺术中心普拉格维茨(Plagwitz)区的路上。我搭乘的出租车一路向西远离市中心而去,哥特式钟楼和 文艺复兴式的尖顶从车窗两侧闪过,战前的公寓楼和苏联占领时期的居住区赫然显现在眼前。这些建筑外表斑驳、窗棂破碎,墙上布满涂鸦,留下了旧时期的印记。 我的目的地是斯宾纳佩内(Spinnerei),那里曾是19世纪末被煤烟熏黑的砖砌棉纺厂,现在却成了艺术家工作室、展厅和咖啡馆的所在。三五个20多 岁的前卫艺术青年闲坐在大楼入口处,在苍白的阳光下品尝着卡布奇诺咖啡。

欢迎来到新莱比锡。和1990年代“年轻英国艺术家”(Young British Artists, YBA)横行的伦敦、1980年代的科隆一样,这座前东德庄严的堡垒变身成为当下重要的艺术运动中心:享有盛名的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Academy of Visual Art)培养出的新现实主义画家和摄影师云集于此,包括蒂姆•艾特尔(Tim Eitel)、马丁•埃德(Martin Eder)、乌尔夫•普德(Ulf Puder)、蒂洛•鲍姆格特尔(Tilo Baumgärtel)、马丁•科贝(Martin Kobe)和新现实主义领军人物内奥•劳赫(Neo Rauch)。他们的作品配得上21世纪第一波艺术潮流的美名。很快,莱比锡这个只有50万人口的城市,便成了国际艺术品采购团的新目的地。今年春季的周 末交易会开张时,来自捷克和意大利的豪华敞篷汽车挤满了斯宾纳佩内的停车场,莱比锡-哈勒机场(Leipzig-Halle Airport)停满了韩国和美国艺术品收藏家的私人飞机。

尽管新现实主义备受追捧,并非所有莱比锡艺术家都走这一艺术路线。曾就读于英国 伦敦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莱比锡土生土长的艺术家克里斯蒂安•鲍姆加纳特(Christiane Baumgartner)靠照相和视频截图,制作出大幅木版画。莱比锡艺术学院80年代的毕业生乌韦•考斯基(Uwe Kowski)以线条凌乱的抽象结构画闻名。乌韦的同门、摄影师弗兰克•梅德勒(Frank Mädler)擅长拍摄色彩生硬、极具催眠效果的照片。他的照片与劳赫色彩纷繁的油画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当然,还是新现实主义风格的艺 术家让莱比锡如此引人瞩目。劳赫的画作遍及世界各大博物馆,如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巴黎蓬皮杜中心。艺术品收藏大家迈克尔•奥维兹 (Michael Ovitz)、埃利•布罗德(Eli Broad)、梅拉(Mera)和唐•鲁贝尔(Don Rubell)等人纷纷收购他的画作。“是新现实主义,成就了莱比锡艺术热潮,”劳赫的代理人、纽约画廊经理戴维•茨维尔纳(David Zwirner)说。劳赫的作品还在柏林和莱比锡Eigen + Art画廊展出。这一著名画廊的创办人是格尔德•哈里•吕布克(Gerd Harry Lybke)。

“莱比锡更年轻,与柏林相比离艺术主流的距离更远,”健谈又颇具个人魅力的吕布克说。吕布克在孩提时代酷爱模仿美国1960 年代电视连续剧《家务事》(Family Affair)中红头发的双胞胎乔迪(Jody),而莱比锡人发音不准,于是以讹传讹地给他取了个外号“朱蒂”(Judy)。1983年,德意志民主共和 国走入最后的岁月,吕布克在自己的公寓里创建了Eigen + Art画廊,现已成为莱比锡艺术品展览机构中公认的领头羊,引得其它画廊纷至沓来。2004年4月1日,Eigen + Art画廊迁往位于斯宾纳佩内的新址时,其它画廊也纷纷仿效。斯宾纳佩内艺术中心目前有9家商业性画廊、两个非盈利性场馆;第14厅专为试验性场地艺术品 所设。80多个建筑、广告、玻璃制作和艺术工作室在中心内开设了营业场所。斯宾纳佩内艺术中心最近迎来了一名不同寻常的大主顾:总部设在威廉斯堡和纽约布 鲁克林的Pierogi画廊。Pierogi画廊所有人兼艺术家乔•阿姆赖因(Joe Amrhein)认为,在莱比锡开一家分画廊并每两个月在纽约和莱比锡穿梭一次,比起每月花2万美元在曼哈顿的切尔西区(纽约艺术界人士聚居区)开一个分 店要划算很多。//

1 of 2

同期杂志的其他文章

2006年10月号
葡萄美酒夜光杯

马克吐温曾告诫男人: “男人应该握着红酒的颈,搂着女人的腰,抓着香槟的臀。”他的潜台词想必是:切...

沙雕城堡

库伊马拉(Cuixmala)曾是大亨詹姆斯·戈德史密斯爵士(Sir James Goldsmith)的私人避暑地,如今成了墨西哥...

岁月经过,我还在那里

西餐馆在中国的历史比你想象得早。19世纪中期,一些开埠通商的口岸城市已经有了被称为“番菜馆”的本土西餐...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英国园艺

走进阿尼克花园,你注意到的第一样东西就是水。穿过新建的亭台和游客中心(玻璃和木制结构,迈克尔霍普金斯...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
关于我们 广告联系 订阅杂志 我要投搞 隐私政策
COPYRIGHT© 2005-2023 《漫旅 TRAVEL + LEISURE 》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021-33313788
美国版 亚洲版 沪ICP备1800194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