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旅游攻略-住宿指南 >> 鹭岛酒店有新声

鹭岛酒店有新声

文: 琨勒图

2012年上半年,随着凯宾斯基、英迪格、威斯汀等三家全新酒店相继开幕,《悦旅Travel+Leisure》也前往探访了厦门酒店业界的新声。

一阵长长的汽笛声把我从睡梦中唤醒,睁开眼,却是一片黑暗,只是窗户缝隙处隐隐有些光亮。我没开灯,略带些不舍地从床上坐起身,穿上睡袍,摸索着走到窗边,按下电动窗帘按钮。

随 着窗帘升起,越来越多的明亮光线争先恐后涌进我的双眼:楼下的鹭江路上汽车川流不息,马路对面的码头区游人摩肩接踵,一艘起锚出航的灰色军舰缓缓划开鹭江 粼粼的波光,对岸的鼓浪屿不由分说地跃入眼帘。回头看了看床头柜上的时钟,还不到8点半,即便对工作日而言这个起床时间也不算太晚,但我眼前的厦门已然完 全苏醒,没入了全力运转的节奏之中。

照理说,厦门的节奏应一如同为旅游城市的三亚或成都,让人不由自主地纾缓下来。然而,厦门这座城市苏醒 得很早,无论本地居民还是外来游客,每天都早早进入状态。不到8点,一批批团队游客,就在导游嘈杂话筒和麦克风的引领下,聚集码头边,排队等待渡船,准备 登上鼓浪屿;而本地居民经营的商店也早早卸下门板,开门迎客。相当于上海南京路的中山路是厦门最繁华热闹的商业街,商店开门营业时间多在9点半甚至9点, 而非上海同行们通常习惯的10点。

老宅邸的浮华旧梦

事实上,自近代以来,厦门一直是一座领中国风气之先的城市,只是人们常会 有意无意忽视这一点。早在1844年,鼓浪屿就出现了第一座欧式别墅。中国最早的保龄球也出现在厦门,甚至高尔夫在中国的发展也有可能从厦门开始。这就不 难理解为什么曾经的“东南第一望族”林氏家族从台湾内迁大陆以后,会选择厦门作自己的落脚之地。由法国传教士建筑师设计的林氏府,在老鼓浪屿人心中的地 位,就如同故宫之于北京,现今已改建成中国首家建筑文化遗产精品度假酒店。

乘坐渡轮登上鼓浪屿,出码头左转,沿鹿礁路蜿蜒行进,若运气好, 没转错方向的话,不一会儿就能看到林氏府酒店的大门了。需要提醒的是,在鼓浪屿上寻找林氏府,千万别盲目相信谷歌地图,因根据地图所示的林氏府位置,其实 是另一栋修复中的老建筑。好在如果你事先预定房间的话,酒店会派人开车把你接到轮渡码头,陪你一同登岛,一路引你到达酒店。

林氏府酒店共由 公馆楼、精品楼、水晶楼、总统别墅及八角楼共5幢独立别墅组成,可提供58间客房供客人入住。公馆楼22间客房最具鼓浪屿的旧时风情,整体设计承袭殖民时 期鼓浪屿租界领事公馆的家居风格,每个房间都精心配置了鼓浪屿租界1920、30年代的中式复古家私,大到床具、衣柜,小到老式台灯、复古电话,无不彰显 昔日钟鸣鼎食之家的气韵。

驻店总经理邱女士领我参观了整座酒店,通过她的介绍和我的观察,可清晰体悟身为本地土著的酒店管理方确然花费了相 当大的心力,意图让客人充分体验昔日主人林尔嘉先生在此间居住的感受,比如复制还原了八角楼楼梯原有的铜制铺板,刻意保留和符合建筑原貌的外墙形制等等。 但一些细节还有待改进,如床头柜上的老式台灯和复古电话,两者相加的长度恰好比柜的宽度略多1、2厘米,但就是这些微误差,使得两件东西始终无法摆放平 整。也许酒店管理细节考量上的“最后一厘米”,正是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和本地酒店管理集团之间的差距所在吧。

不过总体而言,在林氏府下榻一晚的整体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无论建筑本身还是内部装饰,都让住客充分感受到旧日鼓浪屿上流社会生活的气息,完美地将个性化酒店的舒适性、奢华性、私密性与古建筑原有的历史风貌融合在一起。

向左邻右舍致敬

这 是我抵达厦门的第三天,之前两天天气都不太好,空气裹挟着水汽在云层和地面间有限的空间里翻滚,体感闷热,间或会洒下一阵小雨,却也带不来多少凉意,倒是 今天这样灿烂的阳光平添了几分舒爽的意兴。我现在身处厦门海港英迪格酒店,它是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第二家。作为洲际酒店集团在国内祭出的精品酒店品牌,英 迪格继2010年在上海开设首家之后,第二站选择了厦门而非北京广州,或天津成都,这确实让人有点出乎意料。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前,先 去四楼的“江畔”餐厅吃早饭。厦门海港英迪格酒店只有一间餐厅,但这并不意味着选择太少。跟通常酒店的餐厅类似,住店客人可在自助吧任意挑选冷食、蔬菜、 面包、麦片、水果或甜品,除咖啡和茶以外,牛奶、水、果汁(还是当场鲜榨的)也一应俱全。你若只靠这些匆匆填饱肚子,当然也无可厚非,但那样做,你就错过 了厦门海港英迪格酒店早餐最精彩的部分。这里的早餐属于半自助式,除自助吧提供的食物以外,服务生还会给客人送上餐牌,让客人选择主菜。无论想尝试当地风 味的油条、清粥、小菜,还是日式煎三文鱼配味噌汤,抑或西式煎蛋,都能得到满足(与通常行政酒廊早餐类似)。

吃饱后可继续思考,或无所事事 地在酒店里徜徉。酒店的特色在于独有的“邻里文化”理念,每家英迪格酒店都与其所在地一样特别,同时充分体现所在的城市和邻里,无论设计、服务、餐饮还是 氛围,无一不充满邻里风情。电梯墙上、房间里的地毯上无不绘着古老的厦门地图。江畔餐厅外的墙上挂着许多镜框,有些画面是凝固的,那是一张张与厦门有关的 老照片;有些画面是活动的,那是一段段记录厦门现状的风光片。商务中心墙上装饰物的灵感源自闽地传统砖瓦,会议室外的墙纸上印刷着早年本地报纸,甚至健身 中心楼梯边,也能看到向旧时厦门码头上纤夫们致敬的小塑像。

同时,如同其他英迪格酒店,它在很多地方也闪现着匠心独运的设计灵感。无论酒店 大堂充满中国禅意的木制长椅和悬于空中看似无序的灯组造型,或会议室外棱角分明的墙面设计,再如走廊上那些用铁丝勾勒线条的艺术作品,以及精巧的海螺状浴 室造型。当然,更少不了客房里那个人见人爱的闽地房屋造型的茶包盒。

与本地酒店管理集团不同的是,英迪格在细节方面也为住客着想得非常周 到。每间房间的衣帽间都有一扇可一步跨入浴室的小门,客人不用操心换下的衣服该放何处。酒店128间客房里84%房间可俯瞰厦门海港和鼓浪屿,与之相应, 窗边放置了彩色铅笔、画板和画纸,客人可随时把眼前美景借由画笔绘制下来——虽然现今拍照越来越方便和泛滥,但偶尔运用绘画这种古典但透着优雅的技法定格 风景也是赏心乐事。

标准化的国际范儿

若说英迪格酒店代表了近年来新开酒店突出个性化、追求设计感的倾向,那威斯汀和凯宾斯基这样的连锁酒店品牌更多代表着细致、周到的标准化服务和一以贯之的高水准下榻体验。

相 去不远的厦门威斯汀酒店和源昌凯宾斯基酒店都位于厦门市区的中心位置,酒店附近的快速干道使得前往机场的时间无需太久(威斯汀15分钟,凯宾斯基20分 钟)。设施和服务都能很好满足商务客的一应需求,凯宾斯基招牌式的礼宾服务自不必多说,而威斯汀则为住店客人提供在酒店办理登机牌的服务。

厦 门源昌凯宾斯基酒店秉承品牌一贯的大气,拥有460间高雅客房,有着厦门酒店业最宏大的酒店大堂,以及面积2600多平米的宴会会议设施。酒店拥有的5间 餐厅中,最引人瞩目的当然非厦门城中唯一自带酿酒坊的德国餐厅——普拉那啤酒坊莫属。纯正的巴伐利亚风情和独特的啤酒坊元素,还有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堪 称全城最炙手可热的餐饮娱乐胜地。厦门凯宾斯基的普拉那啤酒坊同时还是中国地区面积最大,可同时容纳300多人用餐。而另一间悦福大酒楼设有25间包间, 且另设私人厨房,为来宾提供各式精致港菜和本地特色海鲜菜肴。大堂吧的茶水单也令人印象深刻,如同一本古色古香的手书册页,点单之余随手翻阅,获益非浅。

和富贵气逼人的凯宾斯基酒店不同,厦门威斯汀酒店显得更轻松和具有设计感。甫一踏入酒店,酒店标识性的香氛就弥漫于客人周身。步入房间,住惯威斯汀酒店的客人丝毫不会感觉陌生,无论天梦之床还是天梦之浴,同其他威斯汀酒店别无二致。

厦 门威斯汀酒店为商务客提供了宽敞的办公区域和大办公桌及Herman Miller人体力学座椅。但这些并不意味着酒店会有冷冰冰、不苟言笑的表情。事实上,参观威斯汀酒店是这次厦门之行最出乎意料的体验——毕竟英迪格酒店 的个性和设计感是他们的招牌——但没想到以商务客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威斯汀酒店也会在许多装饰细节上给人以惊喜。酒店高45层,拥有304间客房,每三个楼 层拥有一个中庭,墙壁均用曲线起伏的木料装饰,如果你稍稍集中注意力,就会发现上下两个楼层墙壁上的曲线是相互关联的。大堂吧里日本园林式的布置同样也充 满了禅意。但最让人惊喜的是一楼的Qba,这是一间以拉丁文化为主题的餐吧。装饰上采用了拉丁美洲特有的魔幻主义表现手法,而种类繁多的鸡尾酒和新世界葡 萄酒,还有美食和音乐都让人无比沉醉。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威斯汀酒店的业主方翔业集团,这是一个以机场业为基础、酒店与物流等相关产业为延伸 的企业集团,旗下的佰翔酒店集团经营管理着其他十多家福建中高端酒店。在我看来,翔业集团和喜达屋集团合作该项目,是这家本土酒店管理集团以此种方式向国 际先进的酒店管理集团学习和借鉴的尝试。本土集团更熟悉当地市场,但在服务和细节方面尚有欠缺,厦门威斯汀酒店正好实现了双方互补互惠的契机。

新梦想开始的地方

开 业于2010年初的厦门艾美酒店算不得太新,但对厦门酒店业而言,仍有新意在焉。之前无论是喜来登还是皇冠假日或温德姆,这些五星级酒店定位始终着眼于商 务客。选址往往首先着眼于交通的便利性,酒店座落于市中心,商务气息十分浓郁。厦门艾美酒店却独辟蹊径,选址位于市区,但风景秀美的仙岳山畔。同时因自身 拥有的个性化服务和时尚前卫的艺术风格,使得厦门艾美酒店某种程度上不再仅仅是“奢华酒店”,而且还具有“度假酒店”的某些特征。

这种也许 是不经意发生也许是刻意营造的变化,未尝没有预示厦门这座城市未来旅游发展之路的变化。当前的厦门,更多被视为“旅游目的地”而非“度假目的地”,游客不 少,旅行者不多。然而无论是从城市发展的愿景,还是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来说,厦门有意愿也有必要逐步从“旅游目的地”向“度假目的地”过渡。厦门现 有的度假酒店数量还不太多,或远离厦门市区,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惊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国际度假豪华酒店品牌会像南飞的鹭鸟那样,到美丽的厦门落 足。/

1 of 1

同期杂志的其他文章

2012年7月号
局外人

我刚刚帮自己的微博贴了个标签:outsider。前阵子Giorgio Armani在北京办的那个活动,虽然名称是“唯有今宵...

D-Day的玩笑

和北京比,深圳的空气仿佛来自天堂,理想中的纯净得以实现,呼吸变得美好。4月,犹如初夏,深南大道上,华...

消失的记忆

中央工艺美院是中国现代设计的摇篮,从吴冠中、张仃到常沙娜、柳冠中,无数的艺术设计大师在这里传道、授业...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泰国特辑】清迈静好之城

清迈很静,静到沉于心底,不见波澜。来自清迈的女生,大多也是如此,不喜颜色艳丽的纱笼,反而清迈当地手纺...

走进石屋的新时代

钢筋混凝土,走开;石头屋,回来! 虽然并不见得所有的主题酒店都在装酷卖萌,但下面介绍的几家确实有装酷...

订阅全年漫旅Travel+Leisure

《漫旅Travel+Leisure》杂志,旅行行业的风向标,最具魅力旅行生活的倡导者、报道者和分享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报道独一无二的旅行线路和享受之旅,真实的现场报道。
关于我们 广告联系 订阅杂志 我要投搞 隐私政策
COPYRIGHT© 2005-2023 《漫旅 TRAVEL + LEISURE 》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021-33313788
美国版 亚洲版 沪ICP备18001943号-2